·· ·· ·· · · · · · · ·· · · · · · ·:···名··姓·· · ·· 线 · · · ·· · ·:··号··学··· · ·· · · · · 封:·级··班···· ·· · ·:···级··年··· 密 · · · · · ·· · · · · · ·· ·:··业··专············
《德育论》试题(三)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复核人 得分 得 分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阅卷人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主要有三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矛盾,二是________________ 的矛盾,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2、一般说来,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三个基本维度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一是_____________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作用,三是_____________作用。4、社会环境系统就其构成影响的现实性的角度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德育目的作为一种对活动结果的期望和预设,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实际上就是由德育目的落实为德育目标,并实现其_________化和________化,也就是实现目标分类的过程。 7、与学校德育相比较,社会环境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得 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第1页 共8页 阅卷人 10分) 1、以下属于情景陶冶法的是( )。
A、情境教学法 B、母爱模式 C、家庭化模式 D、价值澄清法 2、以下属于现代德育内容的是( )。
A、文明习惯教育 B、基本道德教育 C、公民道德教育 D、信仰道德教育德育
3、家庭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 )。
A、互补性 B、深刻性 C、参与性 D、基础性
4、对于“该不该揭发朋友考试作弊”,有孩子认为,这个朋友以前帮助过我,不该揭发他。由此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道德发展阶段。 A、服从和惩罚为定向 B、朴素的功利主义为定向 C、“好孩子”为定向 D、尊重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5、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其特点是( )。 A、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 B、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
C、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和安排方面 D、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
6、下列国家中,( )对德育的领导实行的是全面干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澳大利亚 7、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有( )。
A、教师的师爱 B、环境陶冶 C、说理教育 D、艺术陶冶 8、德育与以一般的社会影响相比较,其特点是( )。 A、复杂性和多端性 B、计划性和正面性 C、引导性与整合性 D、文化性和隐蔽性 9、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体现在( )。 A、决定作用 B、参与作用
第2页 共8页
····················…. ········ ··· · ·· · · · · · · ·· · · · · · ·:···名··姓·· · ·· 线 · · · ·· · ·:··号··学··· · ·· · · · · 封:·级··班···· ·· · ·:···级··年··· 密 · · · · · ·· · · · · · ·· ·:··业··专············
C、补充作用 D、动力和导向作用 10、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 A、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教育原理》 D、卢梭的《爱弥尔》 得 分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阅卷人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德育对象与道德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主宰与工具、主体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 2、德育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德育方法的组合及其优化模式。( ) 3、德育功能指的是“想要德育干什么” 的问题。( ) 4、拉斯思的“价值澄清法”运用的德育方法是谈话法。( ) 5、《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这是外在的德育目的观的强调。( ) 6、德育过程中的双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关系特征也就是整合性的特征。( ) 7、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 8、现代社会的“代沟”现象以及在此前提下发生的以子代为中心的家庭代间运转模式属于建构性活动环境。( ) 9、个体发展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 ) 10、社会政治、经济对学校德育的深层影响是最根本和实质的。( ) 得 分 四、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3分,共12第3页 共8页 阅卷人 分) 1、情感陶冶法
2、德育学科课程
3、道德自律
4、德育主体
得 分 五、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阅卷人 1、现当代学校德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德育方法?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因素是什么?
第4页 共8页
·…. ···························
··· · ·· · · · · · · ·· · · · · · ····名:··姓·· · ·· 线 · · · ·· · ·:··号··学··· · ·· · · · · 封:·级··班···· ·· · ·:···级··年··· 密 · · · · · ·· · · · · · ·· ·:··业··专············
3、什么是德育的活动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4、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的课程相比,其特点何在? 5、什么是隐性课程?应当在哪些方面优化学校德育的隐性课程? 得 分 六、论述题(共2题,第1题11分,第2第5页 共8页 阅卷人 题12分,共23分) 1、什么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谈谈你对它的认识和理解。
2、试分析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并说明应该如何调控大众传媒?
第6页 共8页
·…. ···························
···
· ··
· · · ·
· · ·· ·
· · · ·
···
·名:··姓·
· · ··
线
· · · ·
· ·· ·.
:··…号···
学······
·· ···· ··
·· ·· ·封·
·:····
级····班·····
··· ····
·· ··:····
··级·年··· 密 · · · · · ·· · · · · · ·· ·:··业··专··········· ·
第7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