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PLC控制的两关节机械手运动仿真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2 13:04: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表 7-1 机械手连杆参数

7.3 两关节机械手运动方程的建立

当已知各关节变量的值(

?1、?2),求机械手末端连杆的位姿(n,o,a,p),称

为解机械手运动方程。当机械手各连杆参数确定后,根据机械手学的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相邻两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

?c?i?s?c?i?1?ii?1iT??s?is?i?1?0??s?ic?ic?i?1c?is?i?100?s?i?1c?i?10ai?1??dis?i?1??dic?i?1??1?

代入表2-1给出的各连杆参数,求得个连杆的变换矩阵后将各个连杆变换矩阵相乘,便得到 “手臂变换矩阵”

20T,

0212T=01T(?1)2T(?2)3T

它是关节变量

?1、?2的函数。

最后,求出连杆变换之积:

?nx?n2?y0T=?nz??0oxoyoz0axayaz0px?py??pz??1?

7.4 机械手逆向运动方程的建立

运动学逆问题,或叫做运动学反解,即已知机械手末端连杆的位姿(n,o,a,p),求各关节变量(

?1、?2)的值。

28

运动学反解有很多方法,例如Paul等人提出的反变换法,Lee和Ziegler提出的几何法和Pieper解法等,利用反变换法(也称代数法)求解得:

将运动方程写成

?nx?n0?y2T=?nz??0oxoyoz0axayaz0px?py?12?=01T(?1)2T(?2)3T?pz?1?

?1?Atan2(py,px)?Atan2(d2,?px2?py2?d22)式中

k?222222px?py?pz2?a2?a3?d2?d4

2a2

至此,机械手逆向运动方程参数已求出。

7.5 Matlab仿真

按照三次多项式插值法,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程序见附录(2)),输入机械手各关节起始点、路径点、和终止点的关节值,分别求出各关节变量的位移方程,并用MATLAB绘图功能分别绘出机械手关节1、2、3的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15],分别如图 7-1、图 7-2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图 7-1 关节1的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

29

由图 7-1可以看出机械手关节1的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都是连续的,并且角速度在起始点和终止点都为零,满足轨迹规划的动力学约束要求。同理,下面的图 7-2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也都满足要求。

图 7-2 关节2的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变化曲线

用MATLAB]中Robotic toolbox(机械手工具箱)建立的运动仿真如下: 图 7-3是机械手运动到终止点的三维截图,具体的运动过程动画可以用MATLAB运行附录中的运动仿真程序(见附录)

图 7-3 运动仿真终止点截图

30

由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均连续,且在初始点和终止点的速度均为零,说明此次过路径点的避障轨迹规划满足要求。而且容易知道,可以选取多个路径点,在每相邻两个路径点之间用三次多项式插值法进行路径规划,不仅可以满足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要求,而且能通过路径点以满足避障要求。

31

基于PLC控制的两关节机械手运动仿真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2k893qkt8xswm2y1fo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