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教学技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0:10: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绪论 榜样的力量: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时刻在告诫我们,怎样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孔子,首先是一个快乐的语文教师

?孔子首先是一个快乐的语文老师。

?《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快乐”的基调。

?他还是一个懂得生活情调的人。 ?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他不仅把快乐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把它视作一种生活理想。

1、你的学习生涯快乐吗?

请说说学习生活中快乐的故事? 2、你知道哪些相关的教育故事?

3、你即将成为一名教师,你为快乐学习设想过准备过什么?说说你的具体方案。 4、快乐不是附加在学习之外的行为,怎样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孔子是个强调人道主义的语文老师 他说的“仁”是人心的境界,仁者爱人。

所以他教语文,教的是如何修身、如何为人。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毕恭毕敬问老师什么叫做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叫做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做智?老师又告诉他两个字: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语文课堂应该是心灵的教堂。语文不仅要塑造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更应该成为每个人终身的必修课。

爱你的学生,了解你的学生,你将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教育你的学生以仁爱之心爱人,以感恩之心待人,以宽容之心接纳人,你将是一位仁慈的语文老师。准备好了吗?

你的学生上课开小差了,你怎么办? 你的学生上课顶撞你了,你怎么办?

你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义了,又怎么办? 孔子是个追求平等的语文老师

他来自平民,也把教育带给了平民。在他眼中,贫贱者与富贵者永远平等。

他教学的方式:不是强制,而是说服。他不在意对错误的惩罚,而强调对正确的奖励。 他随时随地可以施教,没有后来那些可怕的清规戒律。

你认为该怎样对待优等生和差生才是平等的?

不在意对错误的惩罚”、“重视对正确的奖励”你是怎么理解的?在具体操作中怎么实施?

关于清规戒律你有什么要说的?西方的教育,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相对来说要自由无拘束一些,你觉得照搬可行吗?怎么样做才科学的合理的? 孔子是一个强调学习思考并行的老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也是我们今天特别强调的:重视过程。经历过程,思考过程,在过程中学会思考,从而训练思维能力。

回想你的语文学习,你重视学习过程了吗?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缅怀先人,再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的孩子快乐吗?我们的教师快乐吗?我们的孩子享受到乐平等的教育吗?我们的教育人吗?……

在你的学习生涯中,有没有哪位老师让你难以忘怀?有没有那么一些往事至今牵绕你的情怀? 当你踏入师范院校的大门那一刻起,你有没有思考过教师的职责?你有没有设想过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你将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

把榜样的力量融合到当今的时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与修养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归纳,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以此共勉,共同进步!

一、语文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 (一)正确的政治方向 1、坚持社会主义教育 2、热爱社会注意祖国 3、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牢固的专业思想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为人民教师 2、热爱语文教育,立志当语文教育家 (三)高尚的道德品质 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2、团结同事,集体协作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健康的审美情趣

1、审美标准客观2、审美情感高尚3、审美趣味健康

二、语文教师的学业和知识修养 (一)专业知识修养 1、语言学的知识 2、文字学的知识 3、文章学的知识 4、文艺学的知识 5、美学的知识

(二)教育专业知识 1、教育学知识 2、心理学知识 3、学科教育学知识 (三)文化科学知识 1、思维科学知识 2、社会科学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能让你的课堂空灵生动,能让你的学生受益无穷。

?一篇普普通通的小说,教师以他丰厚的学养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还给学生打开了绚丽的天地,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开启了一条思维之路。 关于知识结构,有一段话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牢固的专业知识能让语文课堂充实有效,能够让学生脚踏实地的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各种外围知识,它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立体,变得灵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如逻辑知识,可以让教学条理清晰;

?哲学知识,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富有思辨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天文地理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教学内容;艺术能让课堂生动有趣; ?教育心理知识,能够让语文教学在更合理更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将以上丰富多彩的知识有机整合,从而构建一个能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课堂。

这样的教学才能既让学生即时受益(考试),同时也能终身受用。 杜甫诗:“水深鱼极乐,树茂鸟知归。”—《秋野五首》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现代社会要求:要抛弃蚂蚁搬家式的“堆砌”,提倡密蜂酿蜜式的“提炼”。

三、语文教师教师教学能力修养 ?(一)语文教师的备课能力 ?1、驾驭教材的能力 ?2、了解学生的能力 ?3、设计教学的能力 ?4、编写教学方案的能力 ?(二)语文施教能力 ?1、组织教学的能力 ?2、教学表达的能力 ?3、教学听知的能力 ?4、教学书写的能力 ?5、教学应变的能力 (三)语文考评能力 1、考评学习成绩的能力 2、评价教学质量的能力

怎样驾驭教材:总体感知课文(方法、内容)

?1、通过文章的标题获得文章哪些信息?你有了哪些阅读期待? ?2、通过对文章大体浏览,对文章有哪些大概的了解? ?3、你通过什么顺序一步一步认识阿长的?

?4、通过哪些关键性的语句,你知道作者写这篇回忆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通过以上方式,从以上几个方面,获得对文章的总体认识。这是阅读的起步。 四、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修养

?(一)调查研究的能力 ?(二)选题定向的能力 ?(三)收集资料的能力 ?(四)开展实验的能力 ?(五)撰写论著的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

?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8—1924) ?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

?当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很少涉及学生的“学”。 ?三、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

?把研究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 ?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

?重视语文教材的研究。

?“国语”“国文”都统一称为“语文”。

?这个名称与“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论”等名称长期并存,显示出对语文教材研究的重视。

五、语文教学法与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 ?从教材教法的研究上升到教学理论研究。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 ?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 )

?“语文教育学”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

?从强调终极目标到强调实践过程实际上是自身本质的回归。 总结:

?回顾20世纪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轨迹,其基本趋势就是: ?研究教也研究学;

?研究具体操作也研究基本理论; ?研究教学也研究课程;

?研究显示也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

?理论联系实际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及任务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语文”名称的由来

?1949年开始正式启用“语文”这个名称。

?叶圣陶:“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二、“语文”名称的歧义 ?(一)语文即语言文字 ?(二)语文即语言文学 ?(三)语文即语言文章 ?(四)语文即语言文化

三、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认识

?学科性质是学科实践的基本依据。对学科性质作出什么样的界定,就会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提出什么样的教学任务,编出什么样的教材等。其逻辑演绎过程为: ?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材规范—教学目标。

?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49年以来,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1、1963年以前,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主要确认“语文”到底指什么,即界定它的范筹。 ?2、1963年以后人们确认了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之后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开宗明义的给

?语文下了这样的定义:“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3、1996年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这部大纲对语文教育思想最大的贡献。

?4、2001年制定的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

搜索更多关于: 语文教学技能 的文档
语文教学技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6zt8oi1i2cg5g8iu4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