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控制系统检查试验记录
使用单位 施工单位 制造单位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序号 1 电气设备安装 检查试验项目及内容 出厂编号 使用地点 检查结果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记录是否齐全,签字手续是否完整。起重机械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安装,是否符合GB50256-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接地与防雷 电气设备接地:①检查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时,金属结构的连接有非焊接处,是否采用另设接地干线或者跨接线的处理。检查起重机械上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变压器铁芯及其金属隔离层、穿线金属管曹、电缆金属护层等是否与金属结构间有可靠的接地连接。金属结构接地:①当起重机械供电电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时,整体金属结构的接地型式采用TN或者TT接地系统,零线非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零线重复接地的电阻不大于10Ω; ②采用TT接地系统时,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接地电阻与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乘积不大于50v。 (2) 绝缘电阻。①额定电压不大于500v时,一般环境中不低于0.8MΩ,潮湿环境中不低于0.4 MΩ; (3)电动机的保护:电动机应具有如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保护功能,具体选用应按电动机及其控制方式确定:?瞬动或反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其瞬时动作电流整定值应约为电动机最大起动电流的1.25倍;?在电动机内设置热传感元件;?热过载保护。 (3)线路保护:所有外部线路都应具有短路或接地引起的过电流保护功能,在线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时,瞬时保护装置应能分断线路。对于导线截面较小,外部线路较长的控制线路或辅助线路,当预计接地电流达不到瞬时脱扣电流值时,应增设热脱扣功能,以保证导线不会因接地而引起绝缘烧损。 (5) 零位保护。开始运转和失压后恢复供电时,必须先将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后,该机构或者所有机构的电动机才能启动。 □ TT Ω □ 乘积 V □ TN Ω 电气 保护2 装置检测和试验施工记录 MΩ (6)失压保护。人为断开供电电源,重新接通电源。检查当供电电源中断时,是否能够自动断开总电源回路,恢复供电时,不经手动操作,总电源回路是否能自行接通。 共 33 页 第 20 页
(7)错相与缺相保护。采用通用试验方法,断开供电电源任意一根相线或者将任意两相线换接。检查有断错相保护的起重机械供电电源的断错相保护是否有效,总电源接触器是否接通 (8)电动机定子异常失压保护:起重机构电动机应设置定子异常失电保护功能,当调速装置或正反向接触器故障导致电动机失控时,制动器应立即上闸。 (9)超速保护 (10)照明与信号
检验人员: 日期: 监检方式:□资料核查□现场监督□实物检查 监检人员: 确认日期: 年 月 日
共 33 页 第 21 页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试验验证
使用单位 施工单位 制造单位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序号 1 安全监控管理功能要求的硬件配备 检查试验项目及内容 审查起重机械的出厂配套件清单中是否有GB/T 28264—2012《起重机械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所要求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控制输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信号显示单元、信息导出接口单元等硬件设施。 现场核实系统管理员的授权,检查进入系统后,是否需要有登录密码或者更高级的身份识别方式,系统管理员输入正确的密码或者其他识别方式后,是否才能够顺利进入系统。 开机进入系统后,现场核实系统是否有运行自检的程序,并且显示自检结果,系统是否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自身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使用时,是否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在空载的条件下,通过按急(应)停或者系统设计的报警信号现场验证起重机械的各种报警装置的动作。检查系统的报警装置是否能向起重机械操作者和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发出清晰的声光报警信 出厂编号 使用地点 检查结果 管理权 2 限的设定 3 故障自诊断 4 报警装置 号。 在空载的条件下,由施工单位人员模拟起重机械监控系统中的1个~2个监控项目的故障,检查其是否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且是否按照设计的设置要求对起重机械止停。 5 文字表达形式 现场检查系统显示的所有界面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否为简体中文。 (1)现场检查系统有对外开放的硬件接口,审查相关说明书中通信通信协6 议的开放性 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MODBUS、TCP/IP、串口等对外开放的协议; (2)现场验证系统通过以太网或者USB接口是否能方便地将记录数据导出。 共 33 页 第 22 页
显示信7 在司机座位上,斜视45°,检查是否可清晰完整的观察到整个监 息清晰控画面,包括视频系统的画面,画面上显示的信息是否不刺目、不干扰视线,清晰可辨。 度 系统信息采集源 对应GB/T 28264—2012中表1,检查信息采集源是否符合要求。 8 按照本条所列方法,对应GB/T 28264—2012中表2验证具体产品的参数,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1)起重量:现场起升载荷,检查显示器上是否显示起重量,显示计量单位是否为“t”,并且是否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起重力矩:现场起升载荷,并且进行变幅运动,检查显示器上是否显示起重量和相应位置幅度,显示计量单位是否分别为“t”和“m”,是否均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起升高度(下降深度):检查显示屏幕上,是否能实时显示所吊运的物体高度和下降深度。 在空载的条件下,将吊具起升到一定的位置,记录此时显示屏上起升高度的数值为H1,将激光测距仪等检测仪器垂直架设到吊具的正下方,测试吊具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1,起升机构缓慢9 监控参数 运行一定的高度,观察显示屏上起升高度的数值应当实时变化,待稳定后记录为H2,测量此时吊具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2,通过公式H?H2?H1计算出显示屏上起升高度的变化值H,通过公式h?h2?h1, 计算出吊具实际测量上升的高度h,以上操作至少重复三次,H与h的数值应当一致。 (4)运行行程:按照以下要求,检查、验证起重机械的小车运行、大车运行等运行行程是否可实时显示:?在空载的条件下,将小车运行到某一位置,记录显示屏上小车运行行程的数值为 S0,并且在小车运行的轨道上相应位置做标记,缓慢开动小车,移动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少于10mm),观察显示屏上小车运行行程的数值是否实时变化,待小车稳定后记录显示屏幕上行程数值为S1,并且在运行的轨道上做标记。用卷尺等检测仪器测量两处标记的距离为s,计算出系统显示的距离S?S1-S0,S与s数值应当一致;?大车运行的行程验证方法同本条第?项所述。 共 33 页 第 23 页
(5)风速:检查系统是否能实时显示风速值,记录当前风速值,查看风速计合格证;测量与起重机风速计同一位置的风速,与显示值比较是否一致。 现场验证,当调低试验报警门槛值,察看其有效性,系统是否能立即发出警报信号,在司机室和起重机周围是否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声光报警信号,起重机是否能够停止运行。 (6)回转角度:检查系统实时记录,是否能显示起重机械的回转角度,实测回转角度数值与监控系统显示值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和准确度。 (7)幅度:现场进行变幅运动,检查显示器上是否显示相应位置幅度,显示计量单位是否为 “m”,是否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8)大车运行偏斜:在空载的条件下,慢速、点动操作起重机两侧支腿电动机,模拟大车运行偏斜状态,观察系统是否显示并且能发出报警信号。 (9)水平度:现场检查系统中有实时显示整体水平度的数值,并且记录。测量起重机主体结构前后支腿的高低差,验证起重机的整体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10)同一或者不同一轨道运行机构安全距离: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要求,检查系统是否设置有安全距离;当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检查系统是否有正确响应。 现场设置信号反射器具,检查起重机械同一或者不同一轨道存在碰撞危险时,在司机室和起重机械周围是否能清晰的观察到声光报警信号,起重机械是否停止运行。 (11)操作指令:在空载的条件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起重机械的动作进行操作验证,检查各种动作在显示器上是否能实时显示。 试验后,查看相关的记录,信息是否能保存和回放。 (12)支腿垂直度:现场检查系统中有实时显示的支腿垂直度的数据并且记录,将数字式角度仪等仪器架设到支腿的下横梁上测量支腿的横向垂直度并且记录,再将数字式角度仪等仪器放置于支腿的垂直面上,根据支腿不同的形式,选取相应位置测量纵向的垂直度并记录。验证起重机械的支腿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13)工作时间:检查系统是否能够实时显示和记录工作时间,计量起重机械各机构动作时间点、时间段,与监控系统对应值比 共 33 页 第 2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