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答题技巧指导 中考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一、听力
1、抓紧时间,提前审题。利用动笔前或播放听力前的时间预读试题,大胆猜测。一旦拿到试卷,应该快速浏览听力材料,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查的内容进行预测,带着预测去做答,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平心静气地听,大胆地答。
2、沉着答题,遇难莫慌。若遇到听不清楚或是录音效果较差,听不懂的词或单句,不要着急,放过去,继续往下听,特别是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听不清楚的词或句上面,也许这个词或句与答题根本无关,即使听不懂也对理解全文无大碍。只有能听到我们题目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3、学会速记,捕捉准确信息。、抓关键词,适当纪录。一定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语段,理解语篇,弄清谈话双方的身份、谈话的地点、主要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预读试题后,知道命题人想考查什么,是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还是做什么等,然后有意识地去听。听时可适当记录,记录要简略,如时间、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人名、地名用首字母等。避免出现可以听得懂,但由于没有及时做记录,听完后又忘记所听到的内容而不能答答题这个问题。 4、不留空白,例如表格题有时要填2至3个词,有时你不是十分有把握是也不能放空,要把你想得到的词填入,有时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要是单词来不及写完整,就先写出首字母并记住中文意思,回头再补充完整。
5.仔细检查,理顺关系。听完第一遍已经作答完的题目,要通过听第二遍检查答案是否正确,避免造成前一遍听的时候没有捕捉到的信息。切勿以为听第一遍已经答完题了,而放弃听第二遍
6.最后第四题如果是填空题,千万别忘了把答案写在卷二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二、单项选择题
做单选题时,注意审题,特别注意分析语境,注意分析A、B、C、D四个选项特点,并能从选项特点分析可知道本题考查点;知道考查点后再详细全面分析在该语境下的最佳答案,当然在完成后要再审核一次。同时注意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如:1、排除法或筛选法解决词汇知识的试题;2、比较法。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仔细比较四个答案,对其进行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形式及同义词比较,最后选出正确答案。较难的题一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3、逻辑推理法。有些用词从语法上看并没有错,但句意不合逻辑。因此,做此类题
时,就需要根据逻辑推理来选出正确答案。4、常识判断法。借助有关常识进行选择。5、关键词法。有时句中的关键词,如:固定结构等就是解题的突破口。6、前后照应法。此方法多用于以对话形式命题的题目。解题时联系上下文,捕捉隐含信息,方能找出答案。
三、完形填空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通读全文掌握其大意是正确解答完形填空题的前提和基础。遇到空白处,意思不太明白时,不要过于纠缠,应跳过去。读完全文,文章大意自然会渐趋明朗。要防止未读完全文时,就急于答题,或者死死抓住某一空不放,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甚至从这一步起,误入歧途,造成对全文的错误理解。
2、首尾相顾,易处着手。
读完全文,掌握大意后,就可凭对全文的理解,选出自己有把握的选项,留下“拦路虎”,攻下容易点。在这一部分要注意文章的首句,又要注意尾句;注意前一句,又要注意后一句。首句、尾句往往对全文起统领或总结作用,而前后句之间互相提示,互相印证,使全文脉络逐渐清晰,逻辑逐渐明朗,从而形成从容易处包围难点,逐个消灭“拦路虎”。
3、精斟细酌,突破难点。
对于难点,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从意义上思考,从词义上辨异,从语法上分析,从搭配上考虑,从前后文的行文来斟酌,从前后文的互相暗示上领悟。
4、重读全文,核对答案。
答案初选完毕,要把相应的选项带入文中再读一篇,看行文是否流畅,意思是否明了,逻辑是否严密,用词是否准确,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或定案。
四、阅读理解
应考策略: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一般可分为四步:
1、粗读思考题,明确考查重点。以便有的放矢,把重点放在需要考虑的内容上,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通读阅读材料,掌握材料的主旨大意。
采用速读法尽快掌握全文大意,为寻求正确答案打下基础。阅读时不能因某词受阻而停顿下来。对于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不必担心害怕,读完全文后,这些词句的含义很可能就随之领悟了。此外,停顿的次数越多,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就越模糊;停顿的时间越长,某些暂时记住的细节和事实也就越容易遗忘。
3、仔细审题,分析材料中有关内容。
审题的过程便是考生明了试题要求的过程,它是回答问题的前提。解题要先易后难,先答考查具体事情题目,后做考查深层理解的题目。短文中的首段,尤其是开头第一、二句往往包含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及作者意图,多看一遍这些部分,有助于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4、复读文章,最后确定答案。
复读的目的是核对答案与短文的整体是否相符,发现问题,斟酌改正。尤其对于深层理解的题目,原文往往没有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答案,必须仔细斟酌,复读文章,敲定最后答案。
五、词汇运用
1.弄清文章大意。2.作好句法分析 通过句法分析弄清楚要填的词是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还是宾语等。如果是主语或宾语,要填的应当是名词或代词;如果是谓语,要填的就应是动词这时要注意分析句子的时态、语态、和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如果是在名词前作定语或者在系动词后作表语,要填的应当是形容词;如果在动词后,可以考虑副词。3. 考虑词形变化。是名词或代词要考虑是该用单数还是用复数;是人称代词是用主格还是宾格;如果是动词就要考虑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是谓语动词是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还要考虑该用哪一种时态;是非谓语动词是用-ing形式,不定式还是用过去分词,等等。4、注意固定搭配
六、翻译句子
此题大家注意把握词义的理解、词汇的拼写、词性的选择和运用,以及固定搭配、句子的类型结构、句子的时态等各方面,大胆的翻译,仔细地检查。
七、阅读表达
常考题型:1.阅读短文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2.对短文中的某一句话,进行中英翻译。3.对短文中的重点单词给予词义猜测或英文解释4.对短文中的某一句话进行改写,如同义句或近义句转换,或主动被动语态转换。5.根据掌握的文化或背景知识,选择正确答案。6.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总结文章主旨,给出标题。
解题策略: 1. 快速阅读,掌握大意。快速阅读材料,并结合题目要求,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阅读过程中,如遇生词,如果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可以先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或采用上下文或构词法来猜测词义。同时,注意找出主题句,利用主题句来查找有关信息。一般说来,论述性较强的文章或说明文,每段或相关的几段里总有一句话是主题句。主题句有助于掌握段落中心意思或文章大意。2. 完成“阅读短文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题型时,要认真审题,找准疑问词,给出准确的答案。提问问题的疑问词常用的有:when, where, what, who, which, how, why等,仔细阅读后,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关键段落,依据事实与具体的细节答题。同时,要分清问句的性质。如果是一般疑问句,回答时就用Yes/No;如果是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回答时就用陈述句。3.。完成“对短文中的某一句话,进行中英翻译”题型时,对关键的词或词组尤其要准确把握。英译汉时,切勿出现错别字,同时注意汉语的语言习惯;汉译英时,英文要地道,要注意英语的习惯用法,时态,词性,语态,人称等一系列的问题,无语法或拼写错误。4.完成 “对短文中的重点单词给予词义猜测或英文解释 ”题型时,可以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对词义进行猜测:5.完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总结文章主旨,给出标题”题型时,寻找主题句很关键。主题句通常是一段的首句或末尾句,偶尔出现在中间。最后要复读文章,核实任务。在初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以后,应再仔细阅读短文,结合题意、文章和文后提供的任务信息,认真核实任务以保证答案正确。尤其对书写要有足够的重视,决不在书面上失分。
八、书面表达 应考策略:
写作前:①审 即审题。审题要细,弄清要写的体裁、格式,所提供的要点,参考的要素,要表达的内容,所限定的字数等。抓住要点,把握主旨,形成书面表达的大体思路与脉络。②编 指编拟出要点提纲,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要点齐全,为正式开始写作做好准备。
写作中:①用有把握的句子。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句子,长句不便表达(或无把握)时选用简单句,要知道“条条道路通罗马”。②用语地道。避免生翻硬译,出现Chinglisg现象。③行文要自然流畅。机动灵活地选用关联词,防止杂乱无序、硬邦邦的语言。④中心要空出。防止东拉西扯,不知所云。⑤书写工整、规范,搞好“包装”。
写作后:①查 查内容是否完整;查要点是否齐全;查词汇、语法、句式是否正确;查书写是否规范;查字数是否符合要求。②改 防止改得一塌糊涂,因卷面不整洁而影响得分。
总之,只要同学们考试能沉着应战,冷静思考,仔细推敲,认真核查,一定会考出好成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