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杯弓蛇影 惊弓之鸟 漏网之鱼 D.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漏网之鱼
[导学号29530025] 解析:选C。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儿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漏网之鱼:比喻侥幸脱逃的罪犯、敌人等。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那次事件中,世界各地的人们与我们________,相继举行烛光守夜活动,在我们各使馆门前形成一片灯的海洋。
②他们谈文学,谈书法,谈足球,也谈股市行情,虽然年纪相差很大,但坐到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于是结为________的莫逆之交。
③我们欣赏安利的优质产品及完善的生意计划,我们将怀着坚定的信念,发挥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与________的朋友一同发展安利事业。
A.志同道合 心心相印 情投意合 B.情投意合 志同道合 心心相印 C.心心相印 志同道合 情投意合 D.心心相印 情投意合 志同道合
[导学号29530026] 解析:选D。心心相印:彼此心意一致。情投意合: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思想相合。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很多家庭主妇在换季时,往往为不同季节的衣物混放在一起而苦恼,如果________,就可以避免混放,同时也方便下一季整理。
②《戏里剧外》的作者对坚守电视剧文化价值、尊重电视剧美学、追求电视剧品质品位等作了________的阐述。
③真应了________的俗语:几个来自不同城市的年轻人在一个小旅馆相识,共同做起了靠偷盗发家致富的梦并付诸实施。
A.物以类聚 分门别类 条分缕析 B.分门别类 条分缕析 物以类聚 C.条分缕析 分门别类 物以类聚 D.分门别类 物以类聚 条分缕析
[导学号29530027] 解析:选B。分门别类:根据事物的特点、性质将其分成各种门类。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现在多指坏人跟坏人常凑在一起。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她基本上没读多少书,但她单凭________,也认得了一些字,而且能够背出一些简单
的古诗。
②主题曲《爸爸去哪儿》成了小朋友________的歌曲,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能哼上两句。 ③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______的国家大事,算起来也不少。 A.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耳濡目染 B.耳濡目染 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C.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D.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导学号29530028] 解析:选B。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闻目睹:亲耳所听,亲眼所见。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青年人难免产生一时的疑惑、彷徨、失落,关键是要掌握好思想的总开关,善于分析、正确抉择,才能在是非、正误、真假、善恶、美丑面前________。
②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使有些反映的情况、问题可能会言过其实,因此,要想做到________,必须亲自走到基层一线看看、问问、坐坐、聊聊,这样才能看到网上所看不到的东西。
③东北师范大学通过官方网站发出“2014年本科招生录取结果公告”,罕见地晒出了全部的录取名单,不同地区招生名额差异、考生成绩排序等信息在这份大名单上________。
A.一目了然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B.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C.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一目了然 D.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明察秋毫
[导学号29530029] 解析:选C。洞若观火: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明察秋毫: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也指视力很好。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继自贸区等重大政策决策之后,又一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良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推出已是________。
②连日来,两个跳舞团体因场地问题屡屡发生纠纷,________,派出所和公园管理处多次介入调解,可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
③村长颁奖:“第一名,箭王。”陆毅对答:“我最贱。”村长要“箭王”发表获奖感言,陆毅对答:“人至贱则________。”
A.箭在弦上 箭无虚发 剑拔弩张 B.箭无虚发 剑拔弩张 箭在弦上
C.剑拔弩张 箭在弦上 箭无虚发 D.箭在弦上 剑拔弩张 箭无虚发
[导学号29530030] 解析:选D。箭在弦上: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剑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箭无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形容箭术高明。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__。
②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 A.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C.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导学号29530031] 解析:选A。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格调。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或一派。不落窠臼:比喻文艺创作不落俗套,有创新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