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音乐第五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3:06: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学期第 1课时 授课日期 9月2 日 课题 国歌 课型 新授

知识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人文教育目标:

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

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具准备: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 2、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放FLASH动画)动画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简单介绍田汉 3、唱一唱

先跟录音歌唱国歌.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4、分析作品:

认识三连音 看屏幕,通过屏幕上的表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

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我们在演唱国歌时要唱出气势.

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 ff 、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在加以补充。

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教师随时加以指导.

下面,我们随着国歌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学生进行表演)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反思:教唱国歌时,先向学生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以及歌词

的含义,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和演唱,掌握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并去理解、体会、表现。在歌曲讨论会上,再结合本次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奋力夺冠,站在领奖台上,奏响《国歌》,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进而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通过一堂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教育。

本学期第2课时 授课日期 9月4日 课题 国歌 课型 欣赏

教学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需唱好《国歌》。在21世纪里我们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教学重点: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和意义.了解歌曲的创作历程. 教学难点:歌曲情绪的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共鸣. 教具准备:光盘,国旗.

教材分析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我国著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在被敌人逮捕前仓促地写在香烟纸上送出的。音乐家聂耳也因敌人迫害而即将离国,他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写成了歌曲。随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曲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曲的引子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mi、sol)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第四乐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之后,随着大三和弦不断作上行模进,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国庆节

那你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那一年成立的吗?----1949年10月1日

你知道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上响起了一首歌是什么歌曲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齐唱<<国歌>>体会感受

3, 今天,我们来再次聆听我们的国歌,走进国歌.

4, 欣赏<<国歌> > (管弦乐曲)----说说<<国歌>>在情绪上给你的感受.(生回答) 5, 再欣赏<国歌>(音乐) -----说说<国歌>(音乐)在情绪上给你的感受.(生回答) 6, “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你知道我们的<国歌>的来历吗? (知道多少说多少) ---学生自由发言

7, 老师小结大家的发言.

8, “我们在什么时候会听到<国歌>?--------学生发言(升旗,外交活动,奥运会,?..) 9, 播放课件<国歌>(光盘)

“通过聆听和观看,你对<国歌>有什么新的感受呢?你又知道了什么?”

10, “我们新时代少年儿童在唱国歌的时候应该唱呢?”----再次齐唱<国歌>(随录音)

反思:比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方法和人文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或是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

形式相同而风格不同等音乐内容进行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在《国歌》中有很多地方是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深厚的热情之情,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没有很多音乐知识,也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给没有对战争的切身体会。因此,运用“比较”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兴趣,又能轻松掌握音乐知识。“上行”知识是本课的一个新知识点,假如有教师介绍,学生未必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奥妙,

第1课 爱我老师,爱我学校 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

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四、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

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

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本学期第3 课时 授课日期 9月 9日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三、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和音乐旋律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验和表现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 2、整顿课堂纪律。 二、新课教学:

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

(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 O ╳ ╳ ︱O ╳ ╳ ︱ …… 跺脚 ╳ O O ︱╳ O O ︱ ……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音乐第五册教案 的文档
小学音乐第五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eoz3ibz17l7tx2asf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