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局部为对象,根据企业的近期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2. 战略管理只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不包含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 3. 外部环境主要分析企业机会和威胁是什么,回答企业可以做什么的问题;内部环境主要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回答企业能做什么的问题。 (√) 4. 新加入者威胁的状况取决于进入障碍和原有企业的反击程度。如果进入障碍高,原有企业激烈反击,潜在的加入者难以进入该行业,加入者的威胁就小。(√)
5. 成本领先战略又称低成本战略,即是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该企业过去的成本。(×) 6. 战略服从于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改变会导致企业战略的改变。(×) 7.企业战略管理的决策方法主要是理性的,不包括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8. 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来源于竞争优势的模仿成本和不可替代性。(√) 9.有效的战略目标必须达到三个要求:依据合理;结构合理;方法合理。(√) 10.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基本竞争战略也被成为定位战略(√) 11.不相关多元化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的传递来创造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共10分) 1、战略管理是企业( C )管理理论。
A、市场营销 B、职能管理 C、最高层次 D、经营管理 2、( A )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
A、公司战略 B、职能战略 C、市场战略 D、经营战略 3、由职能管理人员制定的短期目标和规划成为( B )。 A、公司战略 B、职能战略 C、市场战略 D、经营战略
4、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是( A )。
A、 SWOT分析矩阵 B、政策指导矩阵 C、价值链分析 D、波士顿矩阵分析
5.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 B )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A.原产品 B.竞争对手产品 C.本企业产品 D.同行业产品
6. 按照美国学者钱德勒的观点,战略与结构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
A. 组织战略服从于组织结构 B. 组织结构服从于组织战略 C. 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并列 D. 产生共同愿景 7. 一般来说,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的产业是( C )
A. 高利润、高风险 B. 稳定的高利润 C. 低利润、高风险 D. 稳定的低利润
8. 尽管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可能有许多长处或弱点,但它依然可以拥有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即差异化或( C )
A. 高赢利 B. 高质量 C. 低成本 D. 低风险
9. 根据 SWOT 分析图,第Ⅳ类型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但外部环境存在威胁,应采取( B )
A. 扭转型战略 B. 增长型战略 C. 防御性战略 D. 多种经营战略 10.对政治、法律环境分析属于 ( A )
A .宏观环境分析 B. 中观环境分析 C. 微观环境分析 D. 宇观环境分析 11 .下列哪种战略不属于波特提出的一般竞争战略? ( A )
A .多元化战略 B. 差异化战略 C. 低成本战略 D. 重点集中战略
12.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竞争战略主要包括哪些具体战略?( B )
A.成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 B.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C.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D.研究与开发战略、运营战略、财务战略 13、企业增加新的、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是指( C )
A.水平多元化战略 B.同心多元化战略 C.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D.产品开发战略 14、解释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的是 ( B )
A.企业目标 B.企业宗旨 C.企业性质 D.企业战略管理者 15、下面哪一个不是总部创造价值的方式:( D )
A.投资中心 B.资产管理中心 C.组合管理中心 D.财务管理中心 16、下面哪一个不是多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A ) A.动机 B.时机 C.速度 D.程度
优势-弱势-机会-威胁矩阵(SWOT)机会扭转型战略劣势防御型战略增长型战略多种经营战略优势威胁2012/5/25第72页
名词解释题
1.企业战略(4页):就是企业在适应和主动利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为建立和发挥优势而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长期喝根本性的决策和行动。 2. 战略意图(68页):是企业长期承诺和价值驱动型战略的一种大众化的表达和传播形式,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表述企业希望长期恪守的经营范围和追求。
3.SWOT模型(60-61页):是企业战略管理者在完成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之后,对整个战略态势的分析进行总结和比较,从而激发形成新的战略内容。 4.产业组织模式与资源基础模式(18页):产业组织模式认为,如果企业处于一个有吸引力的产业,而且成功地执行了与产业特征相匹配的战略,那么它就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资源基础模式认为,当企业利用其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嵌入到组织内的资源和能力,在一个或者多个行业与竞争对手竞争时,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5.战略实施(200页):是指将组织的战略计划转变成行动,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6.战略宗旨(82页):是企业长期承诺和价值驱动型战略的另一种更正式、专业、全面和具体的表达和传播形式,其核心内容包括企业的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企业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认知、企业对关键利益团体的承诺以及企业愿景等。 7.公司治理(212-213;221页):是指存在于企业的利益相关团体,尤其是股东和高层管理团队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及其由此决定的制度安排,这种结构关系和制度安排将主要用于控制代理成本,决定和控制一个企业的战略和绩效。 8.经营级战略与公司级战略(118页,146页;):经营级战略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在一个特定的行业或者市场区域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和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公司级战略是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总部为在多个行业的经营中,建立和发挥组合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 简答题
1、企业战略管理不同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5-16页) 答:
(1)公司级战略。公司级战略是行业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企业的总部所制定的战略,其主要目的是投资收益率最大化。其核心内容就是多行业与多市场组合的经营和管理。
(2)经营级战略。经营级战略,通常也称为竞争战略,是单一行业或单一市场经营单位的战略,无论这种单一行业或者单一市场经营单位是不是一个独立法人,其主要目的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最大化。其核心内容包括目标市场与顾客的选择、经营定位和方式的选择,以及根据上述构建的与之匹配的价值创造活动组合与管理模式。
(3)职能级战略。职能级战略是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战略,其目的是提高职能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企业内部的各个层级中都存在着管理和经营性的职能部门,它们既不是投资中心,也不是利润中心,而是费用或者成本中心。为了实现公司级和经营级战略,这些职能部门需要根据上述两个层级战略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职能战略。
2、外部环境由哪些内容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4-26页)
答:外部环境划分成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的一般外部环境或者宏观环境,第二层次是企业的市场与行业环境或者任务环境,第三层次是竞争环境。 它们之间的关系:
(1)各个层次间互动
企业外部三种不同层次之间存在明确的递进关系。外部环境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企业战略行为:一是直接方式,即一般环境、市场和行业环境、竞争环境分别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二是间接方式,即一般环境的变化首先会导致和决定市场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市场和行业环境才导致和决定竞争环境的变化,最后竞争环境才影响了企业的战略行为。
(2)各种因素共同演进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变换还存在共同演进关系,即在特定区域和时期里受一种或者几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推动,企业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会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和特点。
3、什么是价值链模型?(57-58)
答:企业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活动被划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类。 (1)基本活动中包括输入物流、制造与运营、输出物流、市场营销及销售、服务等活动。 (2)支持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管理等。
企业价值链上哪一种活动更具有价值创造力,取决于三种因素:一、取决于企业所在的行业;二、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市场;三、取决于企业的商业模式。
4、如何理解波特提出的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取胜战略?(92-100;118页) 答:成本领先战略是一种在广泛市场上通过建立和发挥成本优势或者占据成本领先位置的战略。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有可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并且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其竞争定位和竞争优势具有可保持性。
差异取胜战略是一种在广泛市场上通过建立和发挥差异优势或者占据差异取胜位置的战略。实施差异取胜战略有可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并且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其竞争定位和竞争优势具有可保持性。
5、简述公司级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式?(126-127页) 答:公司级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式就是:
①根据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分析,评价行业组合战略的合理性; ②平均行业组合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③对行业组合和组合管理模式的匹配程度,即组合优势进行评价;
④根据上述判断,决定采取什么战略去建立和发挥组合优势,包括三种可能的选择:一是稳定行业组合,调整组合管理模式;二是稳定组合管理模式,调整行业组合;三是同时调整行业组合和管理模式,使行业组合与管理模式达到新的匹配。
6、什么是战略意图?企业为何要公布其战略意图?(68-69页)
9.答:战略意图是企业长期承诺和价值驱动型战略的一种大众化的表达和传播形式,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表述企业希望长期恪守的经营范围和追求。
企业公布战略意图主要的目的有两点:首先是为了促进沟通,告诉大众自己是干什么的和希望干成什么样子。其次是为了赢得认同和支持,让那些了解本企业的利益相关团体能够进一步对企业产生好感,甚至合作或者支持的意愿。
7、产业组织模式和资源基础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10-13页;18页)
答:产业组织模式认为,如果企业处于一个有吸引力的产业,而且成功地执行了与产业特征相匹配的战略,那么它就可以获取超额利润。
资源基础模式认为,当企业利用其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嵌入到组织内的资源和能力,在一个或者多个行业与竞争对手竞争时,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8、简述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212-220;221-222页) 答:在保障战略实施过程中决策正确和行为恰当的机制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它们是:
①合理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存在于企业的利用相关团体,尤其是股东和高层管理团队之间的一种机构关系及其由此决定的制度安排,这种结构关系和制度安排将主要用于控制代理成本,决定和控制一个企业的战略和绩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