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越江中学备课笔记(初一 语文)
主备人: 刘欣颖
散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二、检查预习
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熬( )nèn( )芽 咕咕( )叫 分歧( )shà( )时 水波línlín( )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这里表现初春的田野充满生机和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分歧:意见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思考: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2. 让我们把自己融入这个和谐的家庭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想象一家散步的过程,然后抢答下面的问题。 (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田野)
(3)课文中共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
(我 妻子 母亲 儿子; 我 )
(4)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教
1
南通市越江中学备课笔记(初一 语文)
主备人: 刘欣颖
师板书) 散步 分歧产生 分歧解决 3.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内容
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散步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 四、研读入境
1.分歧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 在解决分歧中,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究竟听谁的,是由人决定的吗?
老师: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权利是没有大小的,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现出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浓浓亲情,推而广之,人类的延续,社会的推进何尝不是这种爱的传递呢? 2.活动探究:
(1) 鲜花献给可敬的人。(分组讨论进行)
(多媒体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选读课文,结合文中描写人物的言行和心里活动的句子,说说你鲜花给他(她)的理由。 我:(孝顺 有责任心强) 我的母亲 :(宽容 体谅) 我的妻子: (贤良 孝顺) 我的儿子: (活泼可爱)
(2)假如是你,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
(3)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青春偶像剧,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4)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同学们,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让这个种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光彩。 (5)美点寻踪。
2
南通市越江中学备课笔记(初一 语文)
主备人: 刘欣颖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的句段并说说为何喜欢。
提示:写人的写景的句段,可从用词或修辞去欣赏。
示范:
a.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开头有诗意的镜头。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地新绿随意的铺着”(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唤。)
c.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d.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e.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责任,这就是尊老爱幼美好家庭,,结尾点明题旨。句式整齐、对称)
f.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写出孩子的活泼、可爱,聪明) 五、重点研读
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提示: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合作,最终挖掘文章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启发,尽可能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过渡语: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希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最后一句话表现出作为中年人的重大责任感,他们既要好好承担老人的幸福,赡养老人,还要好好照顾孩子的生活,抚养下一代,绝不能有什么闪失,这正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何尝不是如此呢?)
板书: 使命感 承前 启后 六、 亲情行动
(1) 亲情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停留在作者家中,还弥漫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那你了解哪
3
南通市越江中学备课笔记(初一 语文)
主备人: 刘欣颖
些亲情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2)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爱我们无以回报,怎样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怎样才能承担起家的责任,让父母快乐轻松一些,是我们做儿女值得深思的问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你的亲人说些什么呢? 七、课堂小结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领会,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就让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让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让我们的心灵之舟在“家”这片海域里有所归依,没有终极……
【当堂检测】
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我是_______。”
【板书设计】
散 母 亲 承 前
分 歧 “我”、妻子使命感 步 儿 子 启 后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承担责任
【练习与作业】 《学评》1.-8. 【教学反思】
4
南通市越江中学备课笔记(初一 语文)
主备人: 刘欣颖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