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九年级数学 圆周角和圆心角,弧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2、通过观察图形,提高学生的识图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添加合理的辅助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情感与价值观
1、经过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主动探究,并能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的推导及运用它们解题. 教学难点
1.认识圆周角定理需要分三种情况逐一证明的必要性。 2.推论的灵活应用以及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突破
让学生学会分类讨论、转换化归是教学突破的关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制作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活动1: 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师:课件(出示圆柱形海洋馆图片) 右图是圆柱形海洋馆的俯视图.海洋馆的前侧延伸到海洋里,并用玻璃隔开,人们站在海洋馆内部,透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可以观看到窗外的海洋动物.
⌒表示如图是圆柱形的海洋馆横截面的示意图, AB圆弧形玻璃窗.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
1
丁(E)乙(C)甲(O)玻璃丙(D)AB
第 2 页 共 7 页
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
师:同学甲的视角∠AOB的顶点在圆心处,我们称这样的角为圆心角.同学乙的视角∠ACB、同学丙的视角∠ADB和同学丁的视角∠AEB不同于圆心角,是与圆有关的另一类角,我们称这类角为圆周角.
师:提出问题
问题1:观察∠ACB、∠ADB和∠AEB的边和顶点与圆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特点?
问题2:∠ACB、∠ADB和∠AEB与∠AOB有什么区别? 问题3:∠ACB、∠ADB和∠AEB有哪些共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关注以下问题) 1、问题的出示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是否理解示意图 3、学生是否理解圆周角的定义 4、学生是否清楚了要探究的数学问题
生:这三个角的共同点有两个:①顶点都在圆周上;②两边都与圆相交. 师:评价并鼓励学生的总结给出肯定,我们把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教师板书圆周角定义,并强调定义的两个要点,学生在学案上写出圆周角的定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出图形的共同属性,得出圆周角定义,理解圆周角概念的本质.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定义回答下面问题:在下列与圆有关的角中,哪些是圆周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就每个图形分别请一位学生作答.)
2
第 3 页 共 7 页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概念,此处教师并排地呈现正例和反例,可以有利于学生对本质属性与非本质进行比较.
活动2:问题探究
探究同弧所对圆周角及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师:下面我们继续研究海洋馆的问题,设想你是一名游客,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位置供你选择,你认为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海洋景象范围更广一些?
预设生:(会很肯定的说)当然是同学甲的位置可以看到更广的海洋范围了.
师提出:你是如何知道的?
预设生1:因为我发现∠AOB比∠ACB、∠ADB和∠AEB都大. 预设生2:因为发现在圆内当角的顶点距离弧越近角就越大
师提出:如果在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位置中选择,哪个位置看到的海洋范围更广一些?
预设生:(看了图形想了想)三个位置看到海洋范围的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师提出问题:1、弧AB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弧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预设生:有无数个,度数相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生:观察猜到的。
师:学习数学需要有观察、猜想但更重要的还要验证。请同学们验证你们的说法,并与同伴交流.
师提出问题:弧AB所对的圆周角与其所对的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开始动手操作验证:有的借助量角器,用度量的方法进行验证;有的采用折叠重合的方法进行验证……)
预设生:(兴奋地惊叫着……)老师,我发现了:同学乙、丙、丁的视角∠ACB、∠ADB和∠AEB相等,同学甲的视角∠AOB比其他同学的视角都大,是它们的2倍!
(其他同学也都兴奋得不得了,教室里顿时一片欢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分析、验证、交流等基本数学活动,探索圆周角的性质,感知基本几何事实,初步体会两种数量关系:①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②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关系.
师:下面,老师用计算机进一步验证我们刚才所得到的结论: (教师开始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
B丁(E)乙(C)甲(O)玻璃丙(D)A3
第 4 页 共 7 页
首先采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量出∠AOB、∠ACB、∠ADB和∠AEB,发现:∠AOB最大,∠ACB=∠ADB=∠AEB,接着,采用计算功能,计算∠ACB和∠AOB的比值,发现:∠ACB:∠AOB=1:2.
然后教师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演示,让学生观察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有无变化:①拖动圆周角的顶点使其在圆周上运动;②改变圆心角的度数;③改变圆的半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做进一步演示与验证,用几何动态的语言来研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某些量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不变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师:既然这样,我们请一位同学把所发现的结论用文字语言表述一下. 预设生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并且都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预设生2:他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并且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丢掉了“在同圆或等圆中”和“这条弧所对的”这两点.
师:前一位同学总结得很好,但后一位同学总结得更准确,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神.
设计意图:把直观操作与逻辑推理有机结合,使将要进行的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
活动3: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证明定理
师: 为了更好地说明结论的正确性,下面我们探究其论证⌒所对的圆周方法.先请同学们在右图的⊙O中尽可能多地画AB角,并思考圆心与圆周角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分组画图,每个小组总结所画的图形的情况,教师巡
视,在同学们所画的图形中发现圆心与圆周角的三种位置关系的例子,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预设生1: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 预设生2,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 预设生3在圆周角的外部.
师:圆心与圆周角存在三种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如下图)
OBA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