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梁奇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3期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实施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 混合编组 小组文化建设 积分制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给予特定的共同学习任务,而学生为了这个任务而建立的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国较早开始研究合作学习的教育者王坦老师就提出合作学习不能只在课堂上摆摆“花架子”、“走过场”,只有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支撑下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1]
一、合理的小组分配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石
宁夏著名学者卜中海老师的教育著作《怎样进行合作学习》中,强调了分组的重要性, 小组分配是合作学习开展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性别、成绩、性格、能力、家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混合编组,每组都有男生有女生,有学优生、中等生、也有学困生,形成了相对较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时,每组实力相当,完成任务的时间相差不多,学生更有竞争意识,而且本组内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共同参与学习任务,形成了良性互助结构,组员都会有明显的进步。 二、小组文化建设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驱
小组文化是指小组成员朝着小组合作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的被组内所有成员认同和遵守的基本信念。优良的小组文化建设不仅能使孩子们更加团结,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合作学习效率。首先,让孩子们自己给小组起出符合自己小组特色的组名,我们二年级学生就给自己小组起了“阳光小组”、“飞翔小组”、“萌萌哒小组”等,小组成员有了十足的归属感,明确自己是组中一员。其次,每个小组给本组设定一个口号,在需要鼓励他人,完成任务、组内庆祝等情况下使用,可以明显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第三,教师可组织一些增强组内同学互相信任的小游戏如:盲人指路、信任背投等,让组内成员互相彼此信赖;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游戏如:四人五足、小组抛球等,让组内形成合作意识,有效营造出团结和谐的氛围。[2] 三、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后盾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学生不怕挫折,勇往直前,一直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是不容易突破的难点。大学有“学分制”调控管理大学生,小学也可以实行“积分制”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