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刑法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9:0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错 对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对

8. 甲为了骗取保险金放火烧了自己的住房,同时附近的居民区有近10户房屋被烧,对甲应该数罪并罚。

错 对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对

1. 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相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的主体不同 侵犯的客体不同 行为的方式不同

对他人死亡的结果能否预见不同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对他人死亡的结果能否预见不同

5. 犯罪未遂形态只能发生在

犯罪的预备过程中 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 犯罪实行过程中

过失犯罪过程中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犯罪实行过程中

6.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 )的停止形态。

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犯罪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直接故意犯罪

7.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___。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8. 下列各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___。

A.侵占罪 B.伪证罪

C.行贿罪

D.生产销售假药罪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伪证罪

12.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___。

A.惩罚犯罪

B.预防犯罪 C.改造犯罪 D.消灭犯罪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预防犯罪

13. 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结果说

行为实施终了说 构成要件说 目的实现说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构成要件说

15. 刑法是研究( )的科学。

刑法 犯罪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刑事法律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1.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没有本质的区别。

错 对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

5. 拐卖儿童的行为只要得到儿童的承诺则不成立拐卖儿童罪。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

6. 犯罪行为引起了危害后果则为犯罪既遂。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

7. 教唆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教唆人单独构成间接正犯。

错 对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对

1. 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类推解释 扩大解释 缩小解释 重罪轻判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类推解释

3. 韩某因犯资助恐怖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2003年5月4日起执行,那么对韩某实际剥夺争执权利的期间是()

2003年5月4日至2011年5月3日 2008年5月4日至2011年5月3日 2003年5月4日至2008年5月3日 2003年5月4日至2006年5月3日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2003年5月4日至2011年5月3日

4.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

12周岁 16周岁

搜索更多关于: 刑法学 的文档
刑法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n2y0aghq5nrao1sklj_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