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 年 级 物 理 试 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座号
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请务必在本试卷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指定位置填写座号!
卷(I) 现象·实验·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卷(I)后答案表中。
1.下列是小雨看到的一些现象,其中文明的是: A.晚上在马路上飙车 B.货车车主为了赚钱超载运输 C.商贩挖空秤砣心
D.为防止同学滑倒,把香蕉皮拣起放到垃圾箱内
2.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A.继续匀速转动 B.落到地面上 C.立即停止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3.以下在厨房中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表述错误的是
A.看见一袋1kg的食盐比一袋1kg的面粉的体积小,想到食盐的密度比面粉的大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包子皮上被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想到包子皮发生了弹性形变
D.用力握才能把活蹦乱跳的鱼抓在手中,是利用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4.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钳柄、轮胎有花纹 B.刀面、犁表面保持光滑
C.从箱内取出部分物体后推起来感到轻松 D.自行车刹车时,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 5.下列图像中,正确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是:
s
s
s
s
O t
O t
O t
O t
A. B. C. D.
Ff O G FN
O FN1 FN2 6.下列作图不正确的是:
FN
O G F FN O G Ff A.静置在桌子上的书 B.压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
G C.球静止在墙角处
D.自由下滑的物体
物理试题第1页(共8页)
7.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B.使用天平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应紧贴被测长度 8.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会摔倒,说明跳起时产生了惯性 B.抛向空中的石头竖直落向地面,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将绳子在横杆上缠绕2圈比缠绕1圈时结实,说明摩擦力大小与缠绕圈数有关 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力越小
9.回顾用过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弹簧伸长说明它受到了力的作用,是转换法 B.由增大摩擦的方法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是逆向思考法
C.把不同状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情况比作学生在不同的活动情况,是比较法 D.通过观察瓶内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来判断手捏厚玻璃瓶后是否形变,是放大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卷(I)后答案表中(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11.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A.
力 施力物体 方向 大小 重力 地球 竖直向下 G = mg 受力 B.
物体受力情况 不受力 受平衡力 受不平衡力 运动状态 不改变 不改变 改变 C.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变滑动为滚动 使接触面更粗糙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变滚动为滑动 使接触面更光滑 D. 物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间距离 很小 较大 很大 分子间作用力 很小 较大 很大
物理试题第2页(共8页)
12.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摩擦力,用到了二力平衡的条件 B.实验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8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64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 20 D.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
m/g 接触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毛巾 棉布 木板 3.4 2.8 1.7
C.实验表明: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甲 乙 V/cm3
2
卷(I)答案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 题号 答案 10 11 12 13
卷(Ⅱ) 实验·应用·推理·探究(本卷满分70分)
题号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合计 合计人 复核人 复核人 专题一:质量和密度(本专题满分17分,共2个小题,第1
小题12分,第2小题5分) 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理试题第3页(共8页)
器材 表格 与 图象 ,体积 的长方形铝块、木块各三个,刻度尺 次数 物体 m/g V/cm3 m-3 /g·cm V 1 铝块1 27 10 2.7 2 铝块2 54 20 2.7 3 铝块3 81 30 2.7 4 木块1 5.4 10 0.54 5 木块2 10.8 20 0.54 6 木块3 54 100 0.54 请利用表中数据,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像。 ①分析实验1、2、3的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 ②分析比较实验1、4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 结论 比值 。 ③可见, 能反映物质的特性,由此我们引入了密度。 (2)探究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过程量m2;③把烧杯中的液体向量筒内倒入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④将m、V带步骤 入公式中,算出液体的密度ρ;⑤根据m1、m2算出液体的质量m。 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 。 请根据图示,将下列空格填好: 数据表格 m1/g m2/g 54.4 m/g V/ml 20 ρ/(kg/m3) 50g 20g 0g 1 2 3 4 5 方法 测量液体密度时,要把天平和量筒组合起来使用,这里体现的科学方法是 法。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冻裂,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气温低于0℃时,自来水管中的水要结冰,因为水结冰后 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 ,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
(2)一个瓶子能装1kg的水,它能装多少kg的煤油?(ρ煤油=0.8×103kg/m3)
物理试题第4页(共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