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朗读,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此为这一篇极富童趣的儿童诗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自主识记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热爱生活的情感。各学段有侧重点。1-2年级的重点便是识字与写字。而语文重在读,重在\读中悟情\所以我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由于学生的经验少,观察能力还较差,为此\了解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是本课要解决的难点。下面我就简单讲讲昨天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的引言部分,不仅要向学生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初,我力争把学生带入兴趣的天地。课前,我向同学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大自然中有一个动物王国,在那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可爱的小动物。昨天晚上啊,那里下了好大的一场雪,冷极了,小动物都躲在家里睡懒觉呢,可是
却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听说老师要为大家上课,就吵着老师要把它们带来,没办法老师就把它们带来了,大家想认识它们吗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接着为同学们出示动物挂图,让他们认识雪地里的小画家们: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还有那只睡大觉的小青蛙。 二, 层层递进,引导初读,识字。
通过联想法,编字谜,象形法等多种形式来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拼读,组词,造句,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小组互动,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结合生活实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丰富了知识,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初步感知文章。 三,动情朗读,文里寻趣。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
(一)初读阶段,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
(二)细读阶段,突出重点,理解词句。
1,利用课件下雪图,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晶莹,洁白的雪落在小动物的家门口,小动物们多么开心,高兴,站在小动物的角度引导学生朗读;我们看到这
么美的雪从空中飘落下来,情不自禁地喊着--联系生活,让学生读出高兴,惊喜,兴奋。
2, 利用实物图片,让学生认识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的形状,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我再让学生上台贴画,玩找脚印游戏等形式解决本课难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仅了解小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和脚印的美丽可爱,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情趣。
3,利用角色转换,引读,体会小画家们本领高强。自己读读句子,从哪看出小画家很能干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品读句子,理解重点词;再利用引读,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感受到小画家真了不起。
(三)熟读阶段,把握整体,逐步成诵。
在分析理解了课文之后,熟练的朗读,结合教学挂图和课件等联系背诵。 四,发散思维,又增新趣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 \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 (2)还有哪些动物和青蛙一样没参加 为什么
小孩子好奇,好胜,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拓展思维,使他们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由课内走向课外。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我从\趣\入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以\读\代讲,让学生读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以\情\促学,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试卷说明 综合性——命题将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将有机的渗透在具体考查内容的情境中。 人文性——命题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既注重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也注重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生活性——作文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与儿童趣味,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1.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2.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3.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4.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鉴于此,现就我校实际,以小学1—6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卷为例,看小学语文新课标评价建议的相关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