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生产1.5万吨优质绿豆米出口项目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经论证,该项目拟定出口绿豆米为1.5万吨/年,项目总投资估算230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估算330.4万元,流动资金估算1971.9万元。在总投资中,自筹资金150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25%。加工绿豆米,购臵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出品绿色食品的要求。
该项目实施投产后,在正常年景下,可出口绿豆米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9750万元,创汇1203万美元,内销绿豆5350吨,实现销售收入2033万元,累计销售收入11783万元,实现销售税金及附加534.5万元(部分增值税先征后退)。在未考虑退税增值税参与财务运算的前提下,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FNPV)(ic=15%)为7100万元,远远大于零,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3.5%,均大大高于设定的基准折现率15%,年实现利润总额(平均)为1447.3万元,投资利润率62.87%,投资利税率86.08%,资本金利润率96.34%,资本金净利润率64.55%,投资回收期1.52年,借款偿还期0.27年,投入利税比1:0.86。
该项目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实施后,可为***乡镇提供170多人的就业岗位,可增加130万元的农工经济收入。
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经济效益好,借款偿还期仅0.48年,大
29
年加工生产1.5万吨优质绿豆米出口项目
大低于银行规定标准(4年)。可见,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都是比较强的,从财务角度分析看,项目是可行的。
盈亏平衡分析表明,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很低,在项目生产能力在到27.6%时,即可没有亏损,表明该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非常强,获利能力也强。
从宏观上看,项目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能够促进形成本地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快发展。项目投产后,对环境不造成污染,产品市场前景好,创汇能力强,这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速“三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当地财政自给率,无疑是有贡献的。可以达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取得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双重效果。 11.2 问题与建议
***县目前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很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很不协调。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尚未形成,自行出口产品少的可怜。由于缺少牵动力强、贡献大的骨干项目,造成财政相当困难,城镇就业压力大。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等诸方面因素的考虑。县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并将基础好、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扶植为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同时也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项目将抓住机遇,加快实施立项进度。
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