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铁四局如皋市王石线圆管涵施工首件工程技术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44: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设计砼基础垫层厚度为20cm碎石,;宽度超出砼基础每侧加宽5cm,即为1.7m宽。垫层碎石铺设均匀,使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平整,标高一致。基槽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厚度20cm,垫层压实度应在93%以上(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反复调整垫层标高,保证砼浇筑厚。 4、立模

采用木模板施工,模板宽度必需满足砼浇筑施工,模板应平整,采用方木对模板进行纵横向支撑保持模板稳定,并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缝。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每4m-6m一道。 5、砼基础施工

管涵基础为C20砼,基础宽度1.6m,厚度管底部20cm。管肩60cm,管基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砼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砼的结合良好。确保涵底标高准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棒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用土工布覆盖,并指定专人进行洒水养护。 6、管节预制、运输及安装

涵管由水泥管厂集中预制,预制管内、外表面平直圆滑,无破裂、蜂窝麻面、剥落、露筋等,结构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预制管材运输、装卸过程中,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管节安装待管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进行安装,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砼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图纸规定的坡度铺设,涵洞接缝保证密实,排管时应使纵向中线与水流线重合。在铺设过程中,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节安装待从一端开始,安装时保证管节平整,管节无杂物。由于本涵设计坡度为0%。管节安装待从一端开始,安装时保证管节平整,管节接头无错台。应先把砼基础清理干净,平铺2~3cm砂浆,安设管节,调整管节接缝为1.0cm,沉降缝为2cm。 7、防腐和填缝、抹带

倒虹吸涵管安装完成后,用环氧砂浆将接缝封口,接缝填实后,在接缝处涂刷两层宽度为20cm的沥青玛蹄脂(玛蹄脂配比为-沥青:石棉粉:橡胶粉=100:45:10),在每个接缝处预埋5根长295cm的φ10的环形砼套环钢筋,箍筋为21根长26cm的φ8的钢筋。然后立模板浇筑成图纸设计要求的宽30cm、高10cm的C30砼套环。沉降缝宽2cm,缝内填塞浸渍沥青麻絮,要塞紧填满,外包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然后用四道铅丝绑扎牢固。管节接缝1cm,内填塞饱满沥青浸渍麻絮,外侧用1:3水泥砂浆抹带,宽20cm,厚3cm。将管底基础砼表面冲洗干净,立模浇筑管肩砼C20厚50cm。将涵管沉降缝底部铅丝埋入砼中,并养生。

8、进出水口施工

进出水口按设计图纸,采用连接井形式,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Kpa,井身采用M10水泥砂浆MU10砖,1:2水泥砂浆内外抹面,进出水槽为M7.5浆砌片石,外露部分采用M7.5水泥砂浆勾缝,确保砌缝砂浆饱满。基础长宽各3米,厚度为40cm,井身外侧间距220cm,内侧间距140cm,进水口一般比原渠底高10cm,出水口则低10cm,施工中注意与渠道保持一致,以利于灌溉。踏步钢筋30cm预埋一个。 9、涵后回填:

回填6%石灰土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回填,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在管道两侧10m范围内水平分层、对称地填筑、夯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6%,管道的胸腔部分的回填和夯实要特别注意,当管顶覆盖土厚度小于0.5m 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行。

五、确保试验段成功的措施

1、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建立工程质量创优领导责任制:

建立项目领导班子创优责任:项目经理对该圆管涵(倒虹吸)全权负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让每位员工工作在岗,在状态;项目经理部贯彻实施创优计划,督促、检查、领导本工程的创优工作;施工队长对单项工程创优负责;形成各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逐层保证。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创优目标,对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分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保证体系。 2、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项目部建立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从项目经理部班子成员到主要部门负责人,确保投标书中的人员进场,其他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严考核选用,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实现。

(2)、贯彻执行项目法施工管理,认真总结以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认真审核该合同段工程技术方案,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案及生产工艺,并在试验段基层上求得最佳施工工艺,对以后大面积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3)、我部制订了质量体系文件化程序,质量体系已处于有效运行中,对各项管理工作和施工技术均按程序文件执行;同时按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目标,优化、完善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做好相应配套计划,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及责任人,以确保总体创优目标的实

现。

3、工艺技术、工序自检控制:

(1)、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实行质量否决权。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尝试新工艺。 (2)、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遵规操作,该试验段分项工程开工前均制订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做好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和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 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 (3)、认真做好施工中的施工原始记录,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内容齐全。 4、检测、试验设备控制:

(1)、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我们将配备性能优良、精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试验设备。 (2)、对配置的检测试验设备,在使用前送国家认可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标识。当无需送检或不存在国家认可的基准时,项目部可自行校验,并形成记录文件。

(3)、将对所有检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确保检测设备有适宜的环境,以保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

(4)、项目工程部、试验室建立检测、试验设备明细台帐,掌握检测、试验设备现状,实行动态管理。

(5)、项目工程部、试验室定期或不定期对主要检测、试验设备进行保养和复检,并形成记录文件。 5、检验、试验控制:

(1)、项目工程部、试验室对凡是进场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均按招标文件、规范、程序文件的规定,按规定频率和方法进行检验、试验。

(2)、对未经检验、试验的原材料和外购件一律不得使用。

(3)、施工前对路基或结构物严格按招标文件、规范的验收标准,进行再次检验和测试。 (4)、项目工程部、试验室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检验各工序质量,评定分项工程质量,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处理。

(5)、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未得到检验、试验合格前,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 (6)、加强施工期间及竣工前对已完工程的维护工作。

六、质量检验:

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成品质量:

A、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处理。

B、管内外壁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果缺陷小于下列规定时,应修补完毕后方可使用,如果缺陷大于下列规定时,则不予验收。

(1)、每处蜂窝面积不得大于30mm×30mm; (2)、其蜂窝深度不得超过10mm;

(3)、蜂窝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 (4)、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下表值。

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Mpa0 内径 管壁厚度 顺直度 长度 2管涵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轴线偏位(mm) 流水面高程 涵管长度(mm) 管座或垫层混凝土强度(Mpa) 管座或垫层厚度、宽度 相邻管节底面错台(mm) 管径 ≤1m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50 ±20 +100,-50 在合格标准内 不小于设计值 3 允 许 偏 差 (mm) 在合格标准内 不小于设计值 -3,正值不限 失度不大于0.2%管节长 +5,-0 管径 >1m 3.检查井允许偏差及检测项目 检查项目 砂浆强度(Mpa) 轴线偏位(mm) 圆井直径或方井长宽(mm) 井底高程(mm) 井盖与相邻路面高差(mm) 雨水井 检查井 5 允 许 偏 差 (mm) 在合格标准内 50 ±20 ±15 +0,-4 +4,-0 七、施工工艺流程图:

中铁四局如皋市王石线圆管涵施工首件工程技术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z4t6rq9z3gyk618jsm0fvam2gysn007d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