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开采方式首先造成了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其次是造成了对 环境的破坏;落后的石材生产方式主要是表现在产业集群中还存在 数量较多的作坊式企业,这些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对环境的 影响也较大。
第三是创新能力不够。我国石材产业集群除了少数的大企业外, 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缺少技术人员,主要依靠低成本战 略来形成竞争优势,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第四是区域分布不平衡。由于我国的石材产业集群主要是由石 材的进出口而带动起来,东部的产业集群较为发育,而中西部则发 展较慢。在全国 24 个石材产业集群中,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共 12 个占 50%,而西部只有四川宝兴县、陕西紫阳县、新疆哈密市、 鄯善县 4 个。
第五是分工协作水平较低、产业链不完善。
3.4 云浮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3.4.1 云浮石材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云浮开发利用石材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东安石匠开山 凿石,制作石人、石马、石舂、石磨、石门脚、石碑等。到了清朝, 云浮出现手工锯石作坊,组建“云石行”,生产的“东安花石”曾出 口到东南亚。解放前,在高峰莲塘和云城罗斗岗建立了广东石材 ABC 及民生机锯石厂。1954 年首家公私合营云浮石料厂成立,云浮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大理石板材赴京镶嵌在人民大会堂,并在 1965 年首次出口,使云浮 石材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有了很大提高,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 要基础。云浮石材作为产业真正的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以后,产业 规模一度呈爆炸式增长态势,迅速形成了初级产业集群,基本完成 了原始积累,其问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轮创业高潮阶段:上世纪 80 年代初至 80 年代末期。改革 开放,百业待兴。1983 年云城区牧羊村六家村民联合兴办第一家个 体石料加工厂,一年净赚 6 万元,引起巨大轰动,在其示范效应下, 短短几年该村就建起了 50 多家石材企业。初试的巨大成功,促使当 时的云浮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以超前的思路、把握契机、选择石 材业为振兴云浮经济的突破口,推广牧羊村的经验,实施“大、中、 小一齐上,县、镇、村、联户、个体五个轮子一齐转”的发展战略, 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石材企业,至 80 年代中后期,云浮的石 材企业由 100 多家发展到 1200 多家,推动石材业进入第一轮创业高 潮。
第二轮创业高潮阶段: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至中期。以工业园区 建设为载体,石材产业进一步聚集壮大。90 年代初云浮设立县级市, 经济发展提速,市政府以 324 国道扩建改造为契机,沿国道两旁大 搞工业区开发,扶持石材企业进园入区,同时在北京召开云浮石材 发布会,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和引导措施, 石材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石材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沿 324 国道形成了“百里石材走廊”,云浮成为全国四大石材基地之 一。
第三轮提高整理阶段: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至现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着福建南安、山东莱州等石材基地的加快发展,行业 竞争日益激烈,云浮石材产品档次不高、企业小等问题突显出来。 这时市委、市政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促进产业提 升,一是鼓励扶持石材企业走出广东、走向世界,组织企业参加各 种类型的展销会、经济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使石材企业主的经营理 念有了大的转变;二是发挥云浮石材业产业链完善、生产要素好的 优势,重新制订扶持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来吸 引较大的外资及民营企业进入石材业,期间引进了 100 多家石材 “三资”企业,这些企业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管理:三是 调整产品结构,由粗糙传统型向“新、精、特、尖、巧”特色方向 发展。随着云石资源的枯竭,资源配置逐渐向国际化发展,企业采 购国内外名贵石材荒料,产品品种档次也随之提高。
3.4.2 云浮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概述 云浮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有“石乡”,“石都”之美誉,云浮 石材有 200 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云浮市已发展为我 国主要的国内外名优石材的加工和创新基地及石材贸易集散地。石 材产销量全国第一,品种居全国首位,出口量全国第二。产品畅销 珠江三角洲和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 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发展成绩显著,2004 年 2 月和 3 月,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云浮市分别被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授予了 “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的称号。 这些荣 誉,都是云浮石材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
1.企业数量多,产能大,小企业居多
到 2010 年末,云浮产业集群共有企业约 6000 家,拥有加工设 备 4500 余台套,年产 1000 多个花色品种石材,大理石、花岗岩等 各类板材年产量共计超过 22000 万 m2,异型工艺品 600 万套(件) 以上,产值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 15%左右,年产值超过 300 亿,出 口超过 100 亿元。
图表 1:近年来云浮石材产业企业概况
石材企业 企业数量 超过 6000 家,活跃企 业数量 3000 家左右 特点 平均规模小,大多数前店后厂,分布全市, 主要分布在云城区(3000 多家)。 总体情况 企业分类 --较大企业〈50 家:有一定资金实力,市 场范围较大;平均拥有 2-4 台套加工设备, 30-50 名员工,5000 平方米以上经营面积; 生产能力及产值占全行业 4.5%左右。 --中小企业约 3000 家:平均拥有 1 台套左 右加工设备,10 人左右,不超过 3000 平方 生产能力及产值占全行业的 90%以上。 --微型企业约 3000 家:没有或没有成套加 工设备,有数百平方或没有专门的经营专场 , 主要从事石材工艺品、石材或机械贸易及配 套服务,员工主要为经营者及亲属。产值约 占全行业 5%左右。 按所 统计口径规模以上企 业(年销售收入 2000 按规模分 占全部石材企业总数 的 1%左右 万元以上)少于 50 家, 米经营场地,经营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 近 100 家,其中港澳 三资企业 台客商独资或合作的 石材企业 31 家 技术先进,设备较精良,资金较充裕,管理 较规范,市场竞争能力较强 部分三资企业实际为本地人变换身份投资设 有制 分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立 优势:投资主体明确,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 开拓者; 弱点:投资行为有一定的短期性,作坊式加 工,家族式经营,运作和管理不规范,技术 含量较低。 私人企业、 集体企业
云浮市石材业中绝大 多数为私营企业 2.分布集中,“百里石材走廊”形成加工、商贸交易专业市场 (街市)
云浮石材主要集中在云城区的 324 国道两旁,连续几十公里,被 称为“百里石材走廊”。云浮石材的经营方式基本为前店后厂式,一 家一户紧邻的企业,构成了石材商贸一条街,也是石材加工业一条 街。企业邻街,便于产品广告展示。前店后厂,顾客选购石材就能 眼见为实,利于提高企业诚信度。“店库合一”、“厂仓合一”、加工 和商贸一体的形式,可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特别适合个体 小本经营。绵延数十公里的街市已成为支撑云浮石材产业的专业集 散市场。为产业和城市更好发展,云浮市政府引导、扶持建立了大 型专业石材市场——云浮国际石材城已建成投入使用。市场位于河 口初城工业区。该项目总投资额达 1.6 亿元,市场建设首期占地 30 万平方米,其中板材销售市场 20 万平方米,建设商铺 42 幢,约 2000 卡,荒料市场 10 万平方米,市场内道路顺畅,商铺与商铺之 间为 12 至 15 米水泥道路。石材市场内分综合服务、规格板材销售、 大板销售、荒料市场、工艺品市场、配送中心、石材保税仓等功能 区。另外,2010 年,在政府引导支持下,国际石材博览中心、石通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