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明确软件需求、安排项目规划与进度、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进一步定制软件开发的细节问题撰写此文档,以使本软件开发更为具体,明确,使开发人员更为方便,也便于以后软件的维护。本文档面向的读者主要是委托单位的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以及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 1.2背景
待开发的系统软件是一款名叫贪吃蛇的小游戏,这款游戏是你叫简单、大家比较喜
爱的小游戏,该软件的实现对运行的环境较为宽松,该游戏的提出者与实现者为李东,面向对象为广大玩家。 1.3定义
贪吃蛇程序:贪吃蛇游戏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戏,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按键盘上的四个光标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到食物则表示食物被蛇吃掉,这时蛇的身体长一节,同时计10分,接着又出现食
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蛇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到自己的身体,游戏结束。
1.4参考资料
《个体软件过程》、《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
2、设计思路
这个程序的关键点是表示蛇的图形以及蛇的移动。用一个小矩形块表示蛇的一节身体,身体每长一节,增加一个矩形块,蛇头用两节表示。移动时必须从蛇头开始,所以蛇不能向相反方向移动,也就是蛇尾不能改作蛇头。如果不按任何键,蛇自行在当前方向上前移,当游戏者按了有效的方向键后,蛇头朝着指定的方向移动,一步移动一节身体,所以当按了有效的方向键后,先确定蛇头的位置,然后蛇身体随着蛇头移动,图形的实现是从蛇头的新位置开始画出蛇,这时,由于没有清屏的原因,原来蛇的位置和新蛇的位置差一个单位,所以看起来蛇会多一节身体,所以将蛇的最后一节用背景色覆盖。食物的出现和消失也是画矩形块和覆盖矩形块。为了便于理解,定义了两个结构体:食物和蛇。
2.1.数据结构
表示食物和蛇的矩形块都设计为10×10个像素单位,食物的基本数据域为
它所出现的位置,用x和y坐标表示,则矩形块用函数rectangle(x,y,x+10,y+10)或rectangle(x,y,x+l0,y-10)可以画出。由于每次只出现一个食物,而食物被吃掉后,才出现下一个食物,所以设定yes表示是否要出现食物的变量。蛇的一节身体为一个矩形块,这样表示每个矩形块只需起点坐标x和y。身体是不断增长的,所以用数组存放每一节的坐标,最大设定为N=200,node表示当前节数。另外还需要保存蛇移动方向的变量direction和表示生命的变量life,一旦life为1,则蛇死,游戏结束。所以程序功能的实现就是数组的操作。
#define N 200
struct Food
{
int x; /*食物的横坐标*/
int y; /*食物的纵坐标*/
int yes; /*判断是否要出现食物的变量*/
}food; /*食物的结构体*/
struct Snake
{ int x[N]; /*蛇的横坐标*/
int y[N]; /*蛇的纵坐标*/
int node; /*蛇的节数*/
int direction;/*蛇的移动方向*/
int life; /*蛇的生命,0活着,1死亡*/
}snake;
2.2.main()主函数
主函数是程序的主流程,首先定义使用到的常数、全局变量及函数原型说明,然后初始化图形系统,调用函数DrawK()画出开始画面,调用函数GamePlay(),即玩游戏的具体过程,游戏结束后调用Close()关闭图形系统,结束程序。
2.3.画界面函数DrawK()
主界面就是一个密封的围墙,用两个循环语句分别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输出连续的宽度和高度均为10个单位的矩形小方块,围成密闭图形,表示围墙,为了醒目,设置为淡青颜色,用函数
setlinestyle(SOLID_LINE,0,THICK_WIDTH)设置线型宽度为3个像素。设置3个像素的围墙线,蛇在贴墙走的时候,会擦掉部分围墙线,使线变细,图形变得不好看,如果不想这种情况出现,则将线型宽度设置为1个像素。 2.4.游戏具体过程函数GamePlay()
这个函数是游戏的主要部分,难点在表示蛇的新位置并消除前一次的图形。采用的方法是每次移动的时候从最后一节开始到倒数第二节(因蛇头为两节),将前一节的坐标赋值给后一节的坐标,移动后只要把最后一节用背景色去除即可,因为新位置0到n-l节还是要出现在画面上的。然后蛇头按照方向键来更改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