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行驶。
3、N位(空挡)
长时间停车时使用,它和P位两个挡位为安全位置(只有在这两个位置上,发动机才可以启动,其他位置起动机被锁止)。
4、D位
一般情况下选用该挡位,变速器控制单元根据车速及发动机负荷等参数,控制变速器在1~4挡中自动切换。
5、2位(长坡挡)
遇到较长距离的坡路时选用此挡位,变速器控制单元根据车速及节气门的开度变化,只在1、2、3挡之间自动换挡,这样一方面避免变速器频繁换挡,另一方面在下坡时可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
6、L位(陡坡挡)
在非常陡峭的坡路行驶时选用此挡位,车辆在1、2挡之间自动换档,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在爬坡时有足够的动力,另一方面在下坡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以减轻制动器的负荷,提高行车安全性。
三、丰田A341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换档执行元件
表2-3-2 丰田A341E自动变速器的执行元件工作表
档柆 C0 ○ ○ ○ ○ ○ ○ ○ ○ ○ ○ ○ C1 ○ ○ ○ ○ ○ ○ ○ ○ ○ C2 ○ ○ ○ ○ B0 ○ B1 ○ ● ● ● ● ○ B2 ○
位B3 ○ ○ F0 ○ ○ ○ ○ ○ ○ ○ ○ ○ F1 ○ ○ ○ F2 ○ ○ ○ 置 P R N 驻车 倒档 空档 1档 2档 D 3档 4档 1档 2 2档 3档 1档 L 2档 注:○表示接合且传递动力 ●表示接合但不传递动力
四、各挡位的动力传动路线分析
变速器在各个挡位上执行元件的动作情况及动力传递的路线如下:
1、D位1挡
当操纵手柄置于D位时,整个自动变速器处于前进档状态,执行元件C0、C1、F2工作,如表2-3-2中圆圈所示。
其动力传递的路线如图2-3-14所示:动力经液力变矩器(顺时针转动)→超速行星排输入轴(顺转)→超速行星架(顺转)→(此时由于C0接合、F0锁定,使得超速太阳轮和行星架成为一体,转速相同,因此超速齿圈也以相同转速转动)超速齿圈(顺转)→中间轴(顺转)→前进挡离合器C1接合→前齿圈(顺转)。此时动力分两种情况传递:
A、前行星架与驱动轮相连,起步前转速为零。前排行星轮自转(顺转)→前后太阳轮组件(逆转)→后行星轮(顺转)→(此时由
于F2接合)后排行星架被锁死→后齿圈(顺转)→输出轴。
B、起步后其转速也很低,但在前齿圈的驱动下,前排行星轮(顺转)公转→前排行星架(顺转)→输出轴。
此时,变速器的前排行星轮与后排行星轮同时起作用,所以该挡位的传动比约为2.531。
2、D位2挡
在此挡位,执行元件C0、F0、C1、B1、F1工作,如表2-3-2中黑圆点所示。
其动力传递的路线如图2-3-15所示:动力经液力变矩器(顺时针转动)→超速排输入轴(顺转)→超速行星架(顺转)→(此时由于C0接合、F0作用,使得超速太阳轮和行星架成为一体,因此超速齿圈也以相同转速转动)超速齿圈(顺转)→中间轴(顺转)→前进挡离合器C1接合→前齿圈(顺转)→前排行星轮(顺自转)→太阳轮(有逆转的趋势,由于B2、F1的共同作用,其被固定)→前排行星轮(其公转成为了输出的动力)→输出轴。此时,变速器只有前排行星轮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