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超西方式正手
在担任网球教练这五年来,网球技术我觉得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使中国男子网球走在了世界的最尾端。女子网球虽然有了李娜的法网冠军突破,但是男子网球至今还没有一位中国选手进入大满贯决赛,吴迪也只是徘徊在大满贯资格赛的边缘,处于三流选手水平。为什么会这么样?就是中国网球教练走在了世界网球的最尾端。
学网球最重要的是握拍,姿势都是其次。我从不要求学员一定要姿势优美,我遵循的是先学会打球,对拉,姿势可以慢慢再调。
在这里,我真是很想和网球爱好者们谈谈我对超西方式握拍的理解。
握拍是决定着一个网球运动员乃至业余爱好者技术究竟能发展到什么水平?很多教练一开始教初学者是大陆式握拍,东方式握拍打正手,我是很反对的,我绝不会教初学者用大陆式握拍,东方式握拍打正手,相反我会教他们用西方式握拍或超西方式握拍打正手。经常有不少杂志说半西方式握拍是职业网坛的主流握法,业余爱好者应该用半西方式打正手上旋球。可如今这个说法已经过时了,职业网坛更多的选手偏向西方式甚至是超西方式握拍。我教过不少身材不高的女性网球爱好者,我将她们的握拍调整为超西方式,结果她们能够轻易处理高于肩部的上旋球,打出弹跳很高,旋转很强的上旋球。身材不高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处理好高球,击败身材高大的选手,关键是你的握拍方式是否还停留在东方式或半西方式? 学网球还是打网球一定要记住三要点—落点,旋转,力量。当你力量不如对手时,你不要害怕,因为你可以用旋转和落点来击败力量大的对手。我教过的学员之所以要求他们用超西方式握拍,正是希望他们能够打出旋转更强,弹跳更高,前冲力更强的上旋球。不少跟我学了四到五节课的初学者,能够二三十拍对拉不下网,击出的球富有威胁性正是由于我教会了他们超西方式握拍。用超西方式击出的球充满旋转,高高过网,所以基本不下网,失误率大大减少。纳达尔为什么可怕?原因很简单,就是你想等他的球下网或出界太困难了,纳达尔基本上控制了失误率,他会在确保自己不失误的前提下,迫使对方送出更多的失误。纳达尔虽然不能经常打出漂亮的制胜分,但光是对手失误送给他的分数,就足够他赢得全场比赛。 一个要想在职业网坛或业余网球比赛取得好成绩,控制失误率就是取胜的关键,至于打多少制胜分是其次。特别对于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不要追求打出过多制胜分赢得比赛,应该学习纳达尔利用对手失误赢得比赛。一个用超西方式的选手面对一个用半西方式握拍的选手,对抗上旋球能够占据上风,打出的旋转也更为强烈,前冲力极强,稳定性更好,从而在多拍相持中压倒对手。
想控制失误率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击出的球过网高度有所增加,充满更多的上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采用超西方式握拍击球,超西方式击出的球十分安全,基本跟别人对抗数十拍只要动作不变形,压住拍面就能够不失误。自然而然自信心就上来了,从而掌握击球节奏。技术的大幅度提升,使学网球参加比赛变得更加容易。
一个业余水平在3.0的学员曾问我要怎么才能提升到4.0乃至5.0,我看了看他的握拍是半西方式握拍偏东方式,我笑了笑,问他:“你知道现今男子网坛握拍的趋势是偏西还是偏东?
我一问他竟然不知道。我告诉他偏西握拍是主流,他要想进一步提高正手技术,就应该采取超西方式握拍。于是他在我的帮助下,慢慢转变为超西方式。超西方式一开始比较难学,就像我们一开始学双反握拍一样不适应。可一旦度过了初学的艰难,对拉起来就会更加自信。 我要说说学习超西方式的几个难点, 1。不容易找到击球点,常常击不到球。 2.压不住拍面,容易把球打飞。 3.手腕抖动,击球不利索
4.提拉不够,上旋加得不够多 5.手臂力量不足,击球没力量
针对这些难点,我让学员的正手多喂球,在家每天练习五百次挥拍。超西方式对力量要求虽有些高,女初学者纤细的手臂依然能够用此种握拍打正手球,男初学者也能用。手臂力量是通过无数次击球提升的,并不需要举哑铃。力量不够就增加击球次数,来增加肌肉,肌肉是打球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
我曾辅助过一名将要参加业余网球单打比赛的,水平大概在3.5左右的银行行长。那位行长的签运真是不佳,被抽进死亡之组,因为与他同组的有国内业余男单top10的杨明,毛亮,林哲生等人。那位行长要我在战术上帮他出谋划策。于是我在网上了解了这些人的握拍方式。毛亮,杨明,林哲生都是半西方式。而那位行长本身是半西方式偏东方式,在我的帮助下,将他的握拍向偏西的方向调整为半西方式偏西方式,因为那时距离比赛只有一个星期,短时间内我实在无法教这位行长用超西方式握拍对付半西方式,所以我只是小幅度地调整了他的握拍,确保他在已有的动作下,增加更多的上旋,减少失误。我给他定出的策略是增加对手的失误来赢得比赛。首轮对阵一位无名小将,那位行长6:1轻松过关。特别在第三轮,不幸遇到林哲生这位前业余总决赛冠军。我教行长往林哲生反手多送上旋球,结果迫使林哲生送出不少失误,把比赛拖入抢七,尽管最后林哲生依靠丰富的比赛经验胜了行长。但事后行长依旧对我的战术表示肯定,因为他原本认为自己会被林哲生横扫,绝没想到能和林哲生打抢七。
后来那位行长就成了我的学员,我把他的握拍调整为超西方式握拍,让他在击球上加强旋转。旋转加得越多,击球就容易控制,虽然速度放慢,但保持旋转强烈即使回球出浅,也不用担心对手一拍打死,相反对方可能用力过猛,容易将机会球打飞或打出界。
今年过年前,行长参加一项比较高级别的赛事。我作为他的教练当然要去观看,为他出谋划策。行长的签运算是比较好,避开了毛亮,林哲生,李俊岐等人,但如果顺利进入半决赛,就会遇到卫冕冠军丛君政,丛君政是近些年业余单打上升势头很厉害的青年选手,据说刚在雪佛兰总决赛获得亚军,这些因素还是让我有些担心行长能否进入决赛。
行长一路下来,还是比较顺利进入半决赛。接下来就是遇到大难关,将对阵丛君政。我还是教行长用上旋球死压对手反拍,一发二发宁可多加上旋,降低速度都用上旋发球,不用平击发球,在一发成功率的保证下,行长虽不能破小丛的发球局,但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双方战成5:5时,下雨比赛暂停。此时我不忘给行长指点要他多调动对手,多相持等对方失误送分。雨停比赛继续,行长一上来面对自己的发球局状态起伏不定,一发成功率下降,二发被小丛抢了两个,0:30落后,这时我着急啊,要是发球局不保,接下来就是小从的发球胜赛局。关键时候行长还是经验老道,听我的话沉得住气,等到了小丛反拍两个失误分,战成30:30,小丛毕竟年轻,跑到能力强过行长,行长在不恰当的时候选择上网,小丛一个正手穿越,逼出破发点。我很着急,行长关键时候表现还不错,用超西方式正手上旋球持续压迫小丛的反拍,小丛回球出界,化解了破发点。而后行长坚决听我的策略,把球都回到小丛的反拍,小丛反拍送出两个失误,行长艰难保发。战成6:5,虽说暂时领先,可小丛一旦保发,比赛便会拖入抢七,行长毕竟三十几了,面对小丛二十几,体力恐怕不占优,上次行长就因为体能原因在抢七遗憾输给林哲生。 而后小丛在自己的发球局状态出现起伏,正拍连续下网,可能是超西方式上旋对小丛造成不小的困扰。行长40:15,拿到两个赛点,行长这次没把机会弄丢,小丛反拍回球下网。行长赢了7:5击败了卫冕冠军。那场比赛我至今都不能忘记,虽然行长最后在决赛因体能下降6:1不敌毛亮,但这样的成绩的就够了。
身为专业背景的我虽然无缘参加民间组织的业余网球比赛,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高手,关键还是技术的高低,能否跟得上现今网坛的发展,如果正手击球还在用大陆式,东方式,半西方式偏东方式,或许真得有点落伍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