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认识他们吗?你对恐龙有哪些了解? 2、交流课前已了解的恐龙知识
大约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上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恐龙是地球的主人,他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3、揭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出示学习任务单一:课文介绍了恐龙的哪些方面内容?(温馨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 2、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学写2个生字:漫、畏
4、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恐龙?(板书)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学习任务单二: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如何介绍的?
2、师生交流。 ▲教学“雷龙”。
(1)雷龙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个字或词概括它的特点吗?作者是怎样写出雷龙的大的?一头大象约5吨,6头大象就是30吨,作者把雷龙和六头大象作比较,在说明性文章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比较。(板书)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读。
(2)作者还怎样写出雷龙的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在说明性文章中我们把它叫做打比方。(板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读。
▲教学“梁龙”。
1、梁龙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 在作者眼中这长长的梁龙像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像不像?这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打比方)指导学生读。
2、作者还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梁龙很长?20多米有多长呢?再说明性的文章中这种方法就叫列数字。(板书)这个数字让我们感觉怎样?作者就是用准确的数字告诉我们梁龙长得特点。谁来读一读。
3、小结: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雷龙和梁龙的,我们先找恐龙的特点,再探索了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最后我们一起感受作者这样写的好处。运用这种方法自学一下剑龙和三角龙。 ▲教学“剑龙”。
⑴指名填空。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出示课件)
⑵剑龙真奇特呀!谁想读?过渡:还有谁想交流? ▲教学“三角龙”。
⑴指名填空。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
⑵脸上居然长着三只一米长的角,真是太恐怖了。你看到了这样的恐龙,心里面什么感觉?看到后让人产生害怕的感觉,这是课文中哪
个词语的意思?(生:望而生畏)别说人望而生畏,就连动物看到了也望而生畏,这可是三角龙保护自己的武器。 ⑶谁来读读这可怕的三角龙。
4、同学们读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参与了,我们一起把第二自然读一读吧。老师读中心句,分配小组读。
5总结:这一段作者先用一句话概括了恐龙的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接着具体介绍了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特点。这样的构段方式就是总分结构。 6、拓展练习。
四、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学习任务单三:小组合作快读第3、4自然段,按照如下表格在书上圈圈画画。
2、指一个小组交流。分男女生读这两段。
3、出示: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把这句话中的“大多”“也有”去掉,行不行?为什么?(用词准确) 4、恐龙是卵生的,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谁来读读?(点击课件) 5、解说: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人类至今尚未解开这个谜团。(点击课件)恐龙灭绝之谜科学家猜测很多原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恐龙的知识,作者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向我们生动形象的介绍了不同恐龙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好的方法运用到你的写作中
六、布置作业
1、推荐两本关于恐龙的书籍阅读。 《恐龙故事》、《 恐龙消失之谜》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七、板书设计
20、恐龙 种类 形态 生活习性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分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