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 · O O B 图22
图23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3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30.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24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小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
图24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2)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3)如果换用图22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 , 所以机械效率更 :
(4)关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升越重的物体,机械效率越大 B.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C.额外功越大,机擞效率一定越小 D.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 六、计算题(31题6分,32题6分,33题8分,共20分)
31.跳绳是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强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跳起一次的平均高度为5cm,每分钟跳150次.(取g=10N/kg)问:
(1)小强同学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多少J? (2)小强同学跳绳的功率为多少W?
集美区2012届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卷(五)第 5 页 共 6 页
32.上海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水平路面受到2400N的水平牵引力,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9000m。 (1)汽车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是多少? (2)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是多少?
33.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 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25(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图25(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25(丙)和(丁)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5×10-2 m2,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 (1)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 (3)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复习本章时注意:
1、滑轮组组合应用不超过两个,像练习五33题这种题型要求偏高,中考考到的机率低,可以再降低要求。
2、机械效率计算今年中考中只要求直接代入计算,一般出现在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选择题中的机率大,在计算题中出现机会小。在复习时,此知识点重点练习学生在填空、实验探究和选择题中能过关为重点,在计算题中就不弱化,降低要求。但是,对机械效率考查重点是生活中实际应用,突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机械,涉及机械效率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引起重视,在计算题中虽然不刻意考查机械效率,但也不回避,象知道总功,知道机械效率,求出现有用功的情形是可能出现的。
集美区2012届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卷(五)第 6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