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在报名的5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选取5人参加志愿者服务,要求男生、女生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法的种数为 125 (结果用数值表示)
【分析】根据题意,运用排除法分析,先在9名中选取5人,参加志愿者服务,由组合数公式可得其选法数目,再排除其中只有男生的情况,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报名的5名男生和4名女生,共9名学生, 在9名中选取5人,参加志愿者服务,有C95=126种; 其中只有男生C55=1种情况;
则男、女生都有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126﹣1=125种; 故答案为:125.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运用,本题适宜用排除法(间接法),可以避免分类讨论,简化计算.
14.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
,且z=2x+4y最小值为﹣6,则常数k= 0 .
【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设z=2x+4y,再利用z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只需求出直线z=2x+4y过可行域内的点B时,从而得到k值即可. 【解答】解: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 设z=2x+4y,
将最大值转化为y轴上的截距, 当直线z=2x+4y经过点B时,z最小, 由
得:
代入直线x+y+k=0得,k=0 故答案为:0.
第13页(共22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借助于平面区域特性,用几何方法处理代数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线性规划中的最优解,通常是利用平移直线法确定. 15.设a=
(2x+1)dx,则二项式(x﹣
)6展开式中x2项的系数为 135 (用数字作答).
【分析】利用积分的定义求出a的值,再利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含x2项的系数. 【解答】解:a=二项式(x﹣Tr+1=
(2x+1)dx=(x2+x)
=22+2=6,
)6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3)r?x6﹣2r,
令6﹣2r=2,求得r=2, 可得含x2项的系数为(﹣3)2?故答案为:13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定积分的值以及二项式定理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16.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FB|﹣|FA||= 4 .
=135.
【分析】先设点A,B的坐标,求出直线方程后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两根,再由抛物线的定义得到答案.
【解答】解:抛物线y2=4x的焦点F(1,0),准线为x=﹣1. 设A(x1,y1),B(x2,y2)
第14页(共22页)
由
,可得x2﹣6x+1=0,解得x1=3+2
,x2=3﹣2, ,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FA|=x1+1=4+2则||FB|﹣|FA||=4故答案为4
.
,
,|FB|=x2+1=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注意抛物线定义的运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且Sn+an=1,数列{bn},{cn}满足bn=log3(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数列{cn}的前n项和为Tn,若不等式Tn<m对任意的正整数n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分析】(I)利用递推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II)利用“裂项求和”方法即可得出. 【解答】解:(Ⅰ)由题意得:①﹣②可得当n=1时 因此
,则.
=0,即
,①.
②
,cn=
.
,则{an}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
.
,cn===
.
..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递推关系、“裂项求和”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12分)已知f(x)=
sinx?cosx+cos2x,锐角△ABC的三个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Ⅰ)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f(C)=1,求m=
的取值范围.
第15页(共22页)
【分析】(Ⅰ)将f(x)化简,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Ⅱ)利用f(C)=1,求解角C,由余弦定理建立等式关系,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限求解范围. 【解答】解:(Ⅰ)∴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由解得:
.
,最小正周期为π.
)=1 .
是单调递增,
.
∴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Ⅱ)由(Ⅰ)可得f(C)=sin(2C+∴∴∴
.
或k∈Z,
∵△ABC是锐角三角形, ∴
.
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可得c2=a2+b2﹣ab ∴
∵△ABC为锐角三角形
.
∴∴.
由正弦定理得:∴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余弦定理的运用,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将函数进行化简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9.(12分)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这次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历史性调整,使得“要不要再生一个”“生二孩能休多久产假”等成为千千万万个家庭在生育决策上避不开的话
第16页(共2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