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8:01: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楚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王斌 审核人:沈天贵 N0.15

(第二课时)

【考纲下载】

1.铵盐的有关性质。

2.以HNO3的强氧化性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一、铵盐

(1)结构及物理性质: 的电子式为 ;铵盐都是 色晶体, 溶于水. (2)化学性质:(以NH4Cl为例)

①受热分解: .

②与碱共热: . ③水解反应: (3)NH4+ 检验

取少许样品与强碱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能够使 试纸变 色.

【注意】 NH4Cl受热分解虽生成NH3和HCl,但气体冷却后又反应生成NH4Cl,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与碘升华冷却后又凝华为碘的物理变化是不同的. 二、硝酸 1.物理性质

(1)色态: . (2)挥发性: .

(3)气味:有 . (4)溶解性:与水 2.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HNO3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H2).

(2)不稳定性,浓HNO3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

①久置的浓HNO3显 色,原因是HNO3分解产生的 溶于硝酸的缘故.

②浓HNO3通常保存在 中且置于冷暗处,瓶塞不能用 . 3.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 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加热时能 发生反应.

②能与除 以外的所有金属发生反应. ③浓、稀HNO3与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2)与非金属反应

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与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I、S2、 、Fe2)反应.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08·重庆高考T10-A)稀HNO3、稀H2SO4均能将木炭氧 化成CO2. ( ) 2.(2009·重庆高考T9-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 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 ) 3.(2010·佛山模拟T8-D)检验NH3的存在可用湿润的蓝 色石蕊试纸. ( ) 4.(2010·盐城模拟T9-B)受热分解能产生三种气体的物 质一定是NH4HCO3. ( )

楚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王斌 审核人:沈天贵 N0.15

1.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产生H2,且浓HNO3一般被还原为 NO2,稀HNO3被还原为NO,随着反应进行很稀的HNO3 有可能被还原为N2O,甚至NH4NO3,硝酸在反应中体现 氧化性和酸性. 2.铁与硝酸反应要考虑Fe的用量,若Fe不足则生成Fe(NO3)3,若Fe过量则生成Fe(NO3)2.

3.铜与浓HNO3反应,若Cu过量,开始时HNO3的还原产物为NO2,随着反应进行浓HNO3变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O,最终应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

4.硝酸与FeO反应实质是HNO3氧化Fe2.

—+—+--—

5.离子共存判断中的NO3若在H条件下NO3会体现出强氧化性;不能与Fe2、S2、I、SO32、-

Br等离子共存.

6.金属与HNO3的反应运用“守恒法”求解,一般类型有: (1)电子守恒

金属失电子数=生成气体时HNO3得电子数. (2)物料守恒

耗HNO3的量=盐中NO3的量(表现酸性的HNO3)+气体中 的N原子(被还原的HNO3)的量. (3)电荷守恒

-—

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有:c(NO3)=

+++

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

(1) NO3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具有强氧化性.

(2)HNO3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但金属与HNO3反应时浓度越大,耗酸越多,产生的污染性气体也多.

(2009·全国卷Ⅱ)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4 B.1∶5 C.2∶3 D.2∶5

HNO3体现酸性和氧化性,生成盐、水和N2O,利用原子守恒和电 子守恒解决.

2.取一定量的Fe和Cu的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五等份,分别向每一份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实验中收集到的NO气体(唯一还原产物)的体积及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 录如下(如有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硝酸体积 100 mL 200 mL 300 mL 400 mL 500 mL

剩余固体的质量 17.2 g 8 g 0 g 0 g 0 g

气体体积 2.24 L 4.48 L 4.48 L 7.84 L 7.84 L

(1)该实验中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第1次实验后剩余固体为________,第2次实验后剩余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写化学式).

(3)实验中每次所取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

硝酸强氧化性的探究实验

硝酸的强氧化性探究经常作为高考题命题背景,尤其是实验设计、操作步骤、产物

楚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王斌 审核人:沈天贵 N0.15

检验等,解题时要结合具体实验装置去分析.

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 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 mL浓硝酸,用排水 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 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填写代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味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反思

(5)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与稀 硝酸反应的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Ⅳ.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 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 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6)你认为上述看法__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巩固]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

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 )

A.NO2 B.NO C.N2O D.N2

6.有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浓硝酸、稀硝酸分 别跟铜片的反应:

(1)实验甲中试管a上部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此证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根据________的现象可判断铜被氧化为________,综合起来可得出铜跟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王斌 审核人:沈天贵 N0.15

(2)实验乙中试管b上部起先可看到________,后来可看到________,由此证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根据________的现象可判断铜被氧化为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实验中将导管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是为了_________, 你认为能否达到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气体颜色方面的差异外,两实验中还有哪些实验现象有明显差异?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前做过浓硫酸、稀硫酸跟铜共热的实验,与浓硝酸、稀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相比较,关于硝酸性质方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2g1q60cw07f1wk0kid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