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授课形式 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 名 称 新授课 授课时数 备案日期 2学时 第六单元 我有三个梦想 一、掌握有关演讲的内容。 知识 二、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幽默风趣而富有哲理意味的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能力 目标 目标 语言。 学会演讲,懂得沟通的技能。 教学重点 熟悉语言表达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掌握演讲的技巧,沟通的技能。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 使用教具 无 课外作业 完成练习册 课后体会
教 学 过 程 及 教 学 内 容 新课导入 1. 复习提问 2. 导入新课 以梦为话题引导学生讨论进入新课---《我有三个梦想》 新课教学 一、作者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人,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1973年开始创作散文。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百合花开》《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附 记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文集《莲花开《》、《在云上》等。他的处女作是《睡吧小小的人》,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3年开始)。 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象》、《白雪少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年》等。 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 林清玄的教 学 过 程 及 教 学 内 容 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著林崇汉画了一阵子。不过,走上写作的路,倒一丝也不后悔,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觉会一直写下去,或许依然在文学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就著手去写一些比较大部头的有关人性,有关历史,有关哲理的书,或许改变途径去写小说,不管未来会写什么,写作总是一条不能斩断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往下走去。 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国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1972年,考取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在学时非常活跃,开始认真写稿,而绘事则暂时抛开了。在世新的时候,创办过《电影学报》,担任《奔流杂志》编辑,在《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这段时候,在文坛渐露头角,开始受到了瞩目。 这些年,林清玄写报导写得多,写散文反倒写得少了,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不过,林清玄自觉还年轻,这段时日,就利用报导来磨练自己的事,创作的事,稍候也不迟。 林清玄也自认,目前仍然还未到定下1个风格,1个走向的时候,他还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样的路,去写多样的文章。而且他还会去角逐其他以篇对篇,或似一堆对一堆的奖目。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1个新人永远都需要去竞逐,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在附 记 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