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食物营养价值 第一节 谷 类 食 物
主要包括:小麦、大米、玉米、高梁、
荞麦、小米等。
我国居民膳食中以大米和小麦为主。
赖氨酸为其限制氨基酸
一、谷类食物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特点:
(一)结构和营养素分布:谷皮 胚乳 胚
1. 谷皮:(麦粒的最外层)含较多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植酸盐,也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和脂肪。
糊粉层:(介于谷皮和胚乳之间,极薄)
是麦粒中极富营养成分的部分。含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无机盐及少量纤维素,
2. 胚乳:(占83%,是面粉的主要部分)含
大量淀粉、较多蛋白质及少量无机盐。蛋白质的分布,由胚乳外周至中心逐渐减少
3. 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
(主要是人体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还含有少量的植物固醇,磷脂等)
丰富的B族维生素(VitB1,VitB2、VB6、VPP及VE),
无机盐。
二、加工方式与谷类营养:
(一)制米和制面:
不同制米率(制面率)对大米(面粉)的营养价值有不同的影响。制米(面粉)率越低,纤维含量越少,越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但是降低了营养价值,变化最大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对B族维生素的影响最显著。
(二)米类食物的烹调:
1. 淘洗:水溶性维生素丢失,营养价值降低,淘洗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损失就越多。所以淘米时应根据米的清洁程度适当清
洗,不要用流水冲洗,热水烫洗,用力搓洗。
2. 加工方式:煮、焖、蒸较好,避免捞饭,弃去米汤,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会随米汤丢失,另外,米饭在电饭煲中保温时间延长,B1的损失增加。
(三)面食的加工与烹调:
1. 加工小麦:出粉率越低,营养素含量越低,变化最大的是:维生素和无机盐;
2. 面汤含丰富B族;
3. 烤制面食过程中,可使赖氨酸失去营养价值; 4. 油炸面食B族大量破坏。
第二节 豆 类 及 其
制 品
豆类的根部共生着根瘤菌,可直接将空气中的氮捕获并转变为蛋白质。
豆类按形态特点及营养成分不同分为: 1. 大豆(黄豆、黑豆与青豆);
2. 杂豆(绿豆、芸豆、蚕豆、豌豆、豇豆)
一、豆类及制品的营养学意义
(一)
大豆的营养价值:
1、赖氨酸含量高,蛋氨酸、胱氨酸较少; 2、大豆油中约含85%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较多的磷脂和维生素E;
3、大豆富含钙、铁、磷、锌、维生素E; 4. 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传统的豆制品主要指:豆腐、豆浆及其制品、豆芽。豆制品的消化率可高达92—94%。
豆芽:豆芽的VitC含量增高
(二)影响豆类营养因素及合理应
用:
大豆中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
包括:蛋白酶抑制剂(PI);胀气因子;植物红细胞凝集素;植酸
(三)豆类中主要的天然活性成分与健康:
(一)大豆异黄酮: (二)大豆皂甙(dai)
1. 溶血作用: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