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月了,你的房贷利率选择了LPR了吗?
3月份很快就过去了,作为有房一族的你,你是准备选择将房贷利率转换为LPR,还是沿用以往固定基准贷款率+首贷利率优惠呢?
笔者收集了过去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1年期LPR、5年期LPR及5年基准贷款率的相关数据,从相关数据表面上看:
1、2019年1年内,5年期基准贷款率普遍高于五年期LPR数值,平均高了1.45%个百分点,该百分值从1.03%变化为2.08%。
2、2013年至2019年7年内,5年期基准贷款利率高于1年期LPR,平均高了13个百分点,该百分值从2013年的7.3%左右依次变化为14%(2015年)、18%(2019年),5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与1年期LPR拉差在扩大。
3、2011年至2019年9年期间,基准贷款利率(附件三)从6.6%下降到4.9%,其中2011年某个月份,利率达到了7.11%的峰值。
除了数值外,对于每次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到:
1、从LPR产生起,无论是1年期LPR,还是5年期LPR,其变化的频率均高于基准贷款利率,说明LPR属于市场驱动,政策驱动较弱。
2、从笔者收集的统计数据看,5年期LPR比基准贷款利率低,但差距比较有限(差额0.1%),底线值可以参考1年期LPR的4.15%(差额为0.75%)。
对于未来LPR走势,有哪些观点和变化值得关注,尤其是对于有房一族来说,如何在LPR和基准贷款利率之间做出选择呢?
笔者本想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提供量化分析,但考虑最近时间
问题,下面总结几种观点及一些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供大家参考。
1、我国未来利率的发展趋势?有银行领域知名专家提及,中长期看,中国的利率会接轨国际金融市场,换句话说,未来的利率可能是0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笔者认同这种中长期的趋势判断,但,笔者认为,这种趋势变化对于5年期LPR和5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均适用。所以大家,不要觉得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情形只适用于LPR的情形,其实也同样适用于5年期基准贷款利率。
2、LPR价格机制如何形成?因为LPR是商业银行对其优质客户的执行的贷款利率,根据附件二可以知道,它的形成周期具体到了月份,而基准贷款利率在最近几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首先,LPR和基准利率均是按照1年期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和银行签订的房贷合同,会约定在每年1月1日确定下一年的利率。从基准贷款利率有变化的年度看,调整一般都是在6-10月份,最近几年没调整;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看,额度紧张的时间应该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当年10-12月,延伸到次年1-2月,所以LPR机制下,房贷新一年度利率确定,处于一年中资金比较紧张的时间段,相较于其他时间,利率偏高。对于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的房贷人员来说,总体看,可能略低。
3、LPR的变动时机及对房贷的影响?关注两个机构,一个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一个是央妈,两个机构在利率形成中的角色是有差别的。这里面说几种情况:一是按照相关统计,我国房贷占贷款市场近20%的规模,一旦LPR在房贷市场应用,意味央妈在调节金融市场时少了一个牵绊,可以相对纯粹的使用利率工具,发挥基础货
币的基础作用。这意味着,基准贷款利率的调整频次将会进一步减少,比如由3年一调,变成了5年一调。在影响传动的链路上,原来的“基准贷款利率-房贷金融市场”变成了“基准贷款利率-LPR-房贷金融市场”,基准贷款利率对房贷由直接影响变成了间接影响,这种动力传递增加了利率调整的操作空间和弹性。一个是对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来说,约束的是银行同业基础利率市场,目前会员单位集中了主要的商业银行,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竞争性,其约束的对象形成的为竞争性市场利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LPR不会与基准贷款利率出现利率长期、大幅度不正常倒挂现象,即LPR比基准贷款利率不会低到哪里去,且时间上会修正可能的大价差。
4、哪些因素会对LPR产生影响?首先,前面提及了基准贷款利率会成为LPR形成的参考,但时间上会有滞后。这个滞后性有两层含义,如果短期内金融市场出现利率重大异常上涨,将会首先在LPR上反映,基准贷款利率会延迟反应——需要央妈做调整;一是短期内利率出现下跌,基准贷款利率也会延迟反应。对于房贷人来说,前者是不利的,后者则有相对优势。那么如何判断重大利率变化呢?这里面就在于金融市场的变化,从变化的不确定性来说,时间越长,则出现利率重大异动的可能性有越大。只要LPR高于了基准贷款利率,这种比较劣势就会出来,房贷人需要评价自己的风险偏好。
其次,笔者认为,时间越短,比如贷款期10年,则利率异动可能性不大。房贷人贷款期在10年内,且享受首套贷款优惠,LPR有一定比较优势;对于贷款期在10年至20年的来说,需考虑利率异动,
还要考虑商业银行通过LPR保证自身的利润,毕竟商业银行是逐利的,有推动利率上升的内在动力。
那么影响LPR走势的有哪些因素呢?
一是基础货币及其直接关联的货币形式收紧,商业银行之间没有流动性,意味着资金成本的上升,间接推动利率上升。这一过程中,基准贷款利率会反向运动,刺激存量货币供给,以满足货币需求。LPR和基准贷款利率会趋同。
一是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波动,推高市场对资金的需求,间接反作用于利率市场,推动利率走高。其他国际商品变化情形也会推动利率暂时性走高。
一是利率作为CPI的反向指标,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在货币不增发或一定的情况下,市场上缺钱,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利率修正收益。
一是每年的贷款市场周期性变化,可能影响房贷利率,在LPR调整的时间内,带来暂时的LPR利率的上升,进而推高房贷利率。
对于笔者来说,上面定性比较了LPR和基准贷款利率,总结来说: 如果贷款期为10年,一般资金相对充裕,可以选择LPR; 如果贷款期为10-20年,且不是风险偏好者、享受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建议选择固定利率;风险爱好者,可选择LPR;
如果贷款期在20-30年,你就想一个事,10年前的100元和现在的100元,数字上的20万和1万的差别吗?!建议选择固定利率。
(以上适用非风险偏好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