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坚持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相结合。加强对全市装备制造业的协调力度,推进资源整合与企业重组,引导企业向专业园区集聚,密切上下游合作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三)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指标
2015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530亿元,平均增长分别为42%和49%。其中:现代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280亿元;汽车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250亿元。打造一个世界级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一个国家级汽车制造产业基地、一个省级农用装备制造基地。
(四)发展重点
优先发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汽车装备制造、农机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信息装备产业;配套发展各类零部件产业。 1、石油石化装备
鼓励支持大型成套设备、智能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发展采油装备、钻井装备、炼化装备及其他石油石化配套装备。推进建设30万吨/年ERW油井管、10000台/年潜油直线电机、25万吨/年天然气液化贮存装置、200万米/年项抽油杆、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扩能改造等关键项目。
(1)采油装备。以油田装备制造集团为龙头,以大丰、北研、中油庆瑞为骨干,重点发展抽油机和减速器、三次采油设备、石油专用泵、真空加热炉、油田专用车、射孔器材等产品。
——抽油机和减速器。开发低冲次、长冲程、节能型抽油机,增加抽油机产品的品种和型号,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开发节能效果显著以及可应用于运输机械、矿山、航空等领域的减速器。
——三次采油设备。开发适合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三次采油设备,包括泵类举升装备及相关溶解、混配、配注、调剖、自动化控制等装置。
——石油专用泵。开发高排量、大扬程螺杆泵,适合三次采油和特殊井况的抽油泵,适应范围广、高效节能的电动潜油螺杆泵,大排量新型油气混输泵,清洁节能型钻井泥浆泵。
——真空加热炉。开发适应高黏度、高流量、强腐蚀等特殊介质要求的新型真空加热炉,以及满足油田油气分离储运加热需求、便于运输安装维修的分体相变锅炉。 ——油田专用车。压缩低端产品生产能力,开发中高端的修井机、试井机、提捞采油工程车、固井水泥车、智能化测井仪绞车、压裂作业车组等产品。
——射孔器材。开发高聚能、高孔密、高穿深射孔器材,提高产品精加工能力,实现枪、弹、索射孔器全配套研发和生产。
(2)钻井装备。以油田钻探工程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石油钻机、钻井配件等产品。 ——石油钻机。重点发展适应东北地区的4000米以下钻机,积极开发适应特殊环境和针对不同油田的多功能钻机和高移运性钻机,加大自动控制技术在钻机上的应用,提高钻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钻井工具及配件。围绕深井和特殊工艺井要求,开发新型钻头、钻铤、钻杆等产品,提高浮箍浮鞋、对焊接头、转换接头及钻具稳定器等产品档次。
(3)其他石油装备。以装备制造集团、益朗司特、九环石油机械为支撑,重点发展石油专用管、油田专用电缆等产品。
——石油专用管。开发高钢级和厚壁螺旋焊管、玻璃钢管、玻璃钢复合管等新型油气输送管;开发特殊扣、高强度油管和套管等新型油井管。 ——油田专用电缆。开发测井、射孔、加热、潜油电缆等产品。
(4)炼化装备。以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大庆石油石化设备厂为基础,重点发展炼化关键设备国产化、高效节能单元设备、非标设备、石化配件等产品。
——炼化关键设备。实现大型乙烯重大装置的裂解炉、超限设备、汽包、冷箱、聚合釜、冷却器、脱氢反应器、预热器、蒸发器、高压蒸汽发生器、特种换热器等关键设备国产化,以及特种不锈钢设备的专业化制造能力,加速推进炼油重大装备加氢反应器市场化进程。
——高效节能单元设备。开发高效换热器、高效三级旋风分离器、高效塔内件等产品。
——非标设备。开发超限设备、反应器、气包、废热锅炉、特种换热器等重型炼化设备。
——石化配件。开发精密螺栓、法兰、垫片等工艺配件。 ——自动化仪表。开发ZM系列气动调节阀系列产品。
2、汽车装备。以引进沃尔沃轿车项目为依托,加大经开区绿色汽车基地建设速度,重点发展乘用车、绿色汽车及零部件产品。
(1)沃尔沃轿车。采用沃尔沃轿车先进的设计、试验、制造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开发适合中国国情、市场销售前景好的轿车产品。建设包括冲压、焊接、油漆、内饰等工艺在内的整车生产厂,建成发动机、变速箱、制动器、悬挂等总成生产厂。2015年,形成10万/年辆沃尔沃轿车生产能力。2018年形成20万/年辆沃尔沃轿车生产能力。
(2)新能源汽车。以开发建设大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目标,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引进比亚迪、哈飞、哈尔滨光宇电源公司等相关企业,重点发展汽车内饰模具、复合材料、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磷酸铁锂动力型电池、手动及自动电控系统等产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金兴汽车公司汽车内饰模具、中科院电动汽车中心复合材料及电池管理系统、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锂电池等项目。
3、农机装备。以高新区农机装备园为依托,重点引进和建设格兰集团、金亿集团、北京亨运通和郑州三中收等一批高端农机具项目,发展高端农机设备。 ——整地机械。重点发展免耕、少耕复式联合整地机等。
——种植机械。重点发展用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大中型智能化精密播种机,包括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免耕精量播种机、集中种肥箱气送式精量播种机等。
——田间管理机械。重点发展用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牵引式喷杆喷雾机、悬挂式喷杆喷雾机等中耕管理机械。
——水田机械。重点发展插秧机、水稻收割机。
——收获机械。重点发展玉米联合收割机、马铃薯挖掘机、甜菜收割机等经济作物收割机。
——畜牧工程机械。重点发展TMR搅拌、青贮收割、挤奶等设备。 (五)产业布局
按照“两核三点”模式布局。“两个核心区”即高新区和经开区。“三个支撑点”即铁人园区、龙凤石化装备基地和王家围子石油装备基地。
1、石油石化装备。以高新区、经开区为核心,以铁人园区、龙凤石化装备基地、王家围子石油装备基地为支撑点。高新区重点发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研发领域和高端
装备,经开区、铁人园区、龙凤石化装备基地、王家围子石油装备基地发展成为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化基地、大型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和零部件配套基地。
2、汽车制造。高新区重点发展沃尔沃汽车整车制造和大宗产品配套,经开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其它地区发展零部件配套产品。
3、农机装备。重点布局在高新区,其它地区实时发展零部件配套产品。 四、农产品加工业 (一)发展思路
实施“四四三六六”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玉米、乳制品、肉制品、大豆加工“四大”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水稻、果蔬、杂粮、经济作物加工“四个”潜力产业,支持发展禽蛋、造纸、皮革加工“三个”机缘性产业;打造马铃薯、中药材、菊芋、皮革、大豆、禽蛋“六个” 加工基地;培育玉米、乳制品、肉制品、水稻、果蔬、杂粮加工“六大”产业发展区。 (二)发展原则
1、“统筹规划,差异发展”。依托县(区)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差异互补、专业明显、特色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2、“一个核心、多点支撑”。高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引领全市产业升级。各县(区)规模发展,形成多点支撑格局。 3、“市场导向,品牌优先”。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品牌的推广力度,以品牌开拓和抢占市场。
4、“特色制胜,高端引领”。改造传统工艺,推进低端加工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增加值300亿元,年均增长20%;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末期下降15%;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工业固态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四)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玉米、乳制品、肉制品、大豆加工“四个”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水稻、杂粮、果蔬、经济作物“四个”潜力产业,支持发展蛋品、造纸、皮革加工“三个”机缘性产业。
1、“四个”重点产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