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农业类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5:16: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农业类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述,指出农业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农业高职院校成为新农村现代职业技能的人才培育高地、实训基地和鉴定阵地。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 新农村建设 职业技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实践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农业高职院校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培育新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好多农业高职院校借发展新农村的东风,提出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农业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积极主动的做好农业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工作。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高职院校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近年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推出了多项惠农政策,并赋予职业教育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的重要职责。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高职院校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形势不容乐观。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多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此外,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中而回到农村。多数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和工作技能,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另一方面,有些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基础的脆弱,缺乏对农村教育特殊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思考,套用与城市教育相同的模式。用统一、标准、同步的思维模式来规范农村职业教育,结果使农村职业教育不得不“削足适履”,妨碍着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业职业教育要实惠、实用,适合农村。人们在接受基础教育后,面临着

论农业类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2oyy29glj207lr1bab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