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1-4单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2:28: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韩麦尔先生说:)“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批注]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也有缺点,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懊悔与自责却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坦承。

3.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批注]细腻传神的神态描写,让人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悲伤、眷恋、惆怅…… 4.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批注]“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韩麦尔先生倾注了的全部感情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让我们看到了他不仅仅是一个法语老师,更是一个用自己的言行去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一个悲壮的爱国志士。他就像是一尊雕像,屹立在世界文学的画廊,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四 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能够表现作品内涵的细节。

参考答案:

1.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作“母语”,表明了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

2.这个句子表现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将对母语的热爱与对祖国的热爱融合在一起。

3.鸽子咕咕叫的细节及小弗郎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讽刺、轻蔑。

积累拓展

五 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写完后与课文对比一下,想一想,课文以一个小男孩的口吻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改写是为了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深入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巧妙的叙述视角,即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自述,表现一个重大主题。

参考答案:

改写: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象。想象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

以小男孩口吻叙述故事的好处:作者选择一个调皮贪玩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同时,孩子的视角无疑更加纯真感人,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木兰诗》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通过分析诗歌巧妙的详略安排,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参考答案:参见“课文研读”中“素养提升”部分相关内容。

二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节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民歌特色,并通过朗读加以体悟。 参考答案:参见“课文研读”中“整体把握”部分相关内容。

三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识木兰的形象,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答案: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注意两点。一是人物的传奇色彩,二是人格的丰富性。

答案可参考“整体把握”最后两段的内容。 积累拓展

四 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1-4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2rhe412yd9bpag891bi6tck19hpxv003j6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