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4s末的速度为零,故动量为零,动能为零,故B错误C正确;
D.物体在4s内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运动,4 s末的速度为零,位移一直增大,不为0,故D错误; 4、B 【解析】 【详解】
用来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是电场强度; A. 电场力,与结论不相符; B. 电场强度,与结论相符; C. 电势,与结论不相符; D. 电势能,与结论不相符; 5、B 【解析】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GMmGM?maa?,解得,由于卫星在P点的轨道半径比在Q点的轨道半径22rr小,即rP?rQ,所以知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比在Q点的加速度大,故选项A错误;
BD、卫星从椭圆轨道Ⅰ进入同步轨道Ⅱ需要在Q点需加速,使万有引力小于所需向心力,做离心运动,所以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比在椭圆轨道Ⅰ上的机械能大,故选项B正确,D错误;
C、在椭圆轨道Ⅰ上,根据动能定理得从Q到P的过程,万有引力做正功,则动能增大,所以P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故选项C错误; 6、A 【解析】 【详解】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初状态的动量为:p0?mv0?1kg?8m/s?8kg?m/s,末状态的动量为:
pt?mvt?1kg?(-2m/s)??2kg?m/s,
则动量的变化量为:?p?pt?p0??2kg?m/s?8kg?m/s??10kg?m/s,负号表示方向,可知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A正确。 7、CD 【解析】 【详解】
AB.由于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摩擦,故此过程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子弹与木块一起压缩弹簧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所以此过程动量不守恒,故整个过程中,系统动量、机械能均不守恒,
故AB错误;
2C.对子弹和木块由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得mv0?(M?m)v,mv0?2mMv0械能为,故C正确;
(2m?M)121(M?m)v2??E,系统损失的机2D.由于子弹和木块碰撞有机械能损失,所以最终弹簧弹性势能小于最初的动能,故D正确. 8、BD 【解析】 【详解】
ACD.双星的周期相等,两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都绕连线上O点作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星球1和星球2到O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由万有引力定律提供向心力,对于m1:
Gm1m22?2?m()R1,对于m2:12LTm1R2Gm1m22?2??m2()R2,则有两星质量之比为AC错误; ,两星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D正确,2m2R1LT4?2(R1?R2)3B.由几何关系知:R1?R2?L ,联立解得:m1?m2?,故选项B正确。 2GT9、AC 【解析】 【详解】
A. 炸药爆炸瞬间A、B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有:
A、B的机械能总量为11J,故:
联立解得: v1=4m/s,v1=1m/s 故A项与题意相符;
BC. 爆炸后AB在C上滑动,B先与C相对静止,设此时A的速度为v3,B、C的速度为v4,该过程中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该过程的时间为t3,对A应用动量定理 -μm1gt3=m1v3-m1v1 对B应用动量定理 -μm1gt3=m1v4-m1v1 对C应用动量定理 (μm1g-μm1g)t3=m3v4
代人数据得
v3=3m/s;v4=-1m/s;t3=0.1s
之后,A在C是滑动直到相对静止,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 0=(m1+m1+m3)v 解得: v=0
设A滑动的总时间为t,则 -μm1gt=0-m1v1 解得: t=0.8s
故B项与题意不相符,C项与题意相符;
D. t=0.8s时,A、B与平板小车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Q=E=11J
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10、BCD 【解析】
试题分析:设水银柱两侧的高度差为h,则:PB-PA=ρgh;先假设水银柱不动;将U形管向右稍倾斜一些,水银柱两侧的高度差变大,故A侧气体推动水银柱靠近右端,故A错误;将U形管向左稍倾斜一些,水银柱两侧的高度差变小,故B侧气体推动水银柱靠近左端,故B正确;两边空气柱升高相同温度,根据查理定律公式 =C,有: =PTPTVPPT,由于PB-PA=ρgh,故PB>PA,故△PA<△PB,故,故VP=VVTTA侧气体压强的增加量小,故水银柱相对玻璃管向A端移动,故C正确;使玻璃管竖直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故PB>PA+ρ(g-a)h,故水银柱相对玻璃管向A端移动,故D正确;故选BCD.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方程 11、BC 【解析】
当静水速(船头指向)与河岸垂直,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最大,则渡河时间最短,当水流速度增大,不影响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分速度,则渡河时间不变.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互不干扰. 12、AC 【解析】 【详解】
曲线运动的轨迹夹在速度和合外力之间且弯向合外力方向,所以AC正确BD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1)重力F 质量m (2)W=【解析】
(F用G表示也可以)
试题分析:利用G=mg,可求出g=G/m.手对小球所做的功W=考点:重力公式和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 14、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 高于 【解析】 【详解】
=
(1)[1]从B到C到D,机械能逐渐减小,原因是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得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机械能减;
(2)[2]表中A点的机械能数据明显偏小,原因是摆锤释放器释放点高于A点,A点的机械能按A点的高度计算。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15、 (1)WG?40J(2)WF?65J 【解析】 【详解】
(1)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WG?mgh
代入数据解得:
WG?40J。
(2)由动能定理有:
WF?WG?12mv 2代入数据解得:
WF?65J。
16、(1)I?1A(2)E1?100N/C(3)【解析】
(1)外电路电阻R?
R2R3?R1?10?,
R2?R3电路中总电流I?E12?A?1A, R?r10?2(2)路端电压U=E-Ir=10V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