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细微之处见教育 - 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3:27: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视野VIEW

/教育大家谈

细微之处见教育

□张海青

PAGE72

“老师,这楼层有点复杂,要不我带您去吧!请跟我来。”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唯有跟在那个小姑娘后面。

一会儿,小姑娘站在会议室门口等着我,见我走到跟前,她轻轻弯了一下腰,左手贴在腰后,右手向前掌心向上,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然后很有礼貌地说:“到了,老师,您请!”在我道过谢后,那天真的笑颜又一次展开:“老师,再见。”从教二十多年来,先后参加过不少学习培训,也曾在陌生的校园迷过路,可得到学生这样礼貌周到且主动的引导,真是第一次。

那天,我在宜昌外校调研,竟一下子找不到会议室。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走廊上一名女生打听。不想,那孩子居然主动作向导,亲自送我到会议室,然后在会议室门口以迎宾的礼仪将我请了进去。刹那间,我被感动了。

上个月,我到一所乡镇学校视导,当我蹑手蹑脚地走过一间教室时,见老师在讲台上激情四溢地讲课,可当我走到前门向教室内回望时,居然看到教室后面有4个孩子面向后黑板直直地站着。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否在认真听讲?带着这个疑问,我轻轻地往回走,透过窗户向内看去。只见4个孩子神色自若,面带微笑,毫无羞愧或懊恼的神情,其中两个在盘弄手指,另两个则相互挤眉弄眼,偶尔还转过头向后排学生做鬼脸。

我静静地站在教室外,等那位教师把课讲完,便随他去办公室交流。

“因为他们昨天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所以我让他们面壁思过。”这是一位上讲台不过两年的年轻教师,面对我的询问,他振振有词地说。我微笑着说:“惩戒是为了教育,那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

看他一脸不解的样子,我继续说:“你让他们站在教室后面壁,那刚才这节课的内容他们基本

没学到,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是背向讲台的,这是第一个失误。4个孩子都满脸微笑,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对老师的所谓惩戒毫不在意,那你的教育也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这是第二个失误。其中有两个孩子不仅相互说话,还有意无意地骚扰了后排的几个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别人的学习,这是第三个失误。”

那位年轻的老师抬头望着我说:“那该怎么办呢?”

我继续说:“真正的教育是呵护人的自尊,是润物无声,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惩戒。”接着,我告诉了他自己在宜昌金东方初中调研时的一个细节:

我在听课过程中,特别留意了班级文化,注意到在教室后黑板上有这样一个通报批评:杨某锋、邱某安昨天未及时扫地,请从今天开始连续扫地3天。

在通报中,没有公开写违纪学生的全名,而是以“某”字取代。全班也就40个孩子,我想,即使用了“某”字,估计所有学生也都知道这个“杨某锋”“邱某安”具体所指何人。但值日学生仍然这样写,这种书写肯定不是某个班级、某个学生的所为,应该是整个学校的教育氛围使然,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良性延续。纵然是违纪学生,学校也同样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呵护他们的自尊。我想,这种温暖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在感恩中及时改错,更会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学会包容与呵护。这种教育,绝对比他们在课本学到的某一个具体文化知识更有价值。

那位青年教师在送我离开时,笑着说:“谢谢您今天给我上的生动一课,我知道了,细微之处见教育。”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刘玉琴

搜索更多关于: 细微之处见教育 - 论文 的文档
细微之处见教育 - 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2uw02alj87916095eiv3gyk618jli007y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