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 理实一体课 修读学期 第3学期
课程性质 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 64学时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分析、拆装练习、实操故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检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汽车拆装技能和简单的维修知识,同时体现了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汽车结构原理等知识,包括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性能分析、前沿发动机技术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汽车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拆装的一般方法,对汽车的简单故障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作为本专业先开专业课程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操作规范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知识和维修技能,包括机械和电控两部分。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维修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动机总成维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维修工作的能力。
2.1能力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对汽车的汽车发动机总成进行常规保养、初步诊断、简单维修。 能够评估汽车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系统,根据客户的陈述和故障的症状,能够制定初步的
-1-
诊断和维修计划能够对客户信息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
(2) 能够分析发动机运行状况和性能、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查找并发现系统运行可能产生的故障。检测机械的和电子系统的零件,确定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3) 能够正确选用工具和量具对各部分进行拆装。能够使用常见的检测仪器。充分考虑利用电子网络、分析利用所查找的数据。
2.2知识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及组成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2) 理解并掌握发动机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的相关知识。形成发动机整体概念,解释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系、点火系、进排气系统等系统的组成及控制过程。 2.3素质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收集汽车发动机总成及相关部件的维修标准、规范等数据、进行分析、计划、实施和监控;独立学习新技术、新知识。通过小组工作,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工作能力;通过项目训练,能够对工作进行整体的组织和寻求解决办法;加强与人沟通的社会能力;注重安全、环保、事故保护和工作案例收集。
3.教学内容
依托与合作企业华阳集团代理奥迪、宝马、丰田、现代、大众等品牌汽车售后服务的资源优势,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本课程。以真实任务为基础,以顾客需求及故障现象为载体,体现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具体性与可操作性。以企业工作流程为依据,体现真实工作过程及工作步骤。每一个项目都会体现企业生产作业中从故障现象入手—分析故障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故障方案—实施检测维修工作—验收评估维修工作质量等工作流程,将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解构,按照工作流程相关性进行重构,以完整连续的一系列动作体现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体现因材施教,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学方法设计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基础考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实施学习情境的基础保障。具体教学项目描述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技能内容与 教学要求 知识内容与 教学要求 素质内容与 教学要求 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自学能力 学时 1.能够识别车辆识别代号 1.了解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总体结 2.能够正确分析汽车主要的类型、总体构造构认知 尺寸参数 和基本工作原理 -2-
4学时
1 3.能够表述汽车主要性能指标 4.掌握常见拆装工具的使 用方法 2.掌握发动机基本 术语、主要技术参数和国产发动机的编号规则 3.掌握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定义和作用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及及受力分析。 2.掌握该机构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3.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 能力 2 检修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1.能够进行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 2.能够正确拆装曲柄连杆机构 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自学能力。 3.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10学时 3 检修发动机配气机构 1.能够进行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拆装、 1.能够进行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 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1.掌握配气机构的2.自学能力。 组成、作用、结构3.表达能力和特点 沟通能力。 2.掌握配气相位、4.团队合作精气门间隙的概念、 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1. 掌握水冷系的作用及冷却介质循环流动管路 2. 掌握冷却系的基本组成和各组件的结构 3. 掌握润滑系的组成和各组件的结构及润滑系的油路 1.掌握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作用及工作情况 2. 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对发动机的影响 3. 掌握电喷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掌握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熟悉点火提前角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自学能力 3.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自学能力 3.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自学能力 3.表达能力和10学时 4 检修发动机冷却系润滑系 1.能够之别发动机冷却系和润滑系的组成部件,并进行拆装、检测 3.能够对发动机水冷却系水温过低或过高和润滑系油压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进行检查 6学时 5 1.能够正确拆装燃料供给系统并识别内部部件 2.能够对燃料供给系统相检修汽油发动关组件的检测步骤并对照机燃料供给系 技术标准进行维修或更换 4.能够分析常见燃料供给系统故障 1、了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诊断注意事项、诊断程序和诊断方法 2、能够使用诊断仪器对电-3-
18学时 6 检修发动机点火系 6学时
控发动机点火系统进行自诊断的步骤 的概念和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沟通能力 4.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7 检修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 1.能够对排放控制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2.能够正确表述现行的排放标准及排放检测方法 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自学能力 1.排放控制各子系 3.表达能力和统的结构、作用 沟通能力 和工作原理。 4.团队合作精 2.掌握EGR阀、三神和组织领导 元催化转换器等主能力 要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4学时 8 检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能够根据维修计划,遵守劳动法规及环境保护的规定,选择正确的维修设 备对故障进行诊断 1.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自学能力 3.表达能力和1.掌握电控柴油机 沟通能力 工作原理 4.团队合作精2.掌握电控柴油发神和组织领导动机主要组成部件能力 的工作原理 4学时 9 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 1.能够识别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 2.能够对活塞直径、液力挺柱、活塞环、曲轴主轴颈、气缸盖平面度进行测量 3.能够对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进行检测 4、能够表述发动机典型故障的准段思路 1.识别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 2.掌握活塞直径、液力挺柱、活塞环、曲轴主轴颈、气缸盖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曲轴位置传表达能力 感器、氧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的检测步骤 4掌握表述发动机典型故障的准段思路 2学时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