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名师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1:06: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利用题目、目录、小引,初步了解《朝花夕拾》。 2. 以《五猖会》为例,指导批注式阅读方法。 3. 初步触摸回忆性散文视角交织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让我们拾起落英,去聆听鲁迅先生的心灵独语。 二、整体感知

1. 探究《朝花夕拾》书名意蕴。

让我们齐读书名。《朝花夕拾》最初发表在《莽原》上,叫《旧事重提》,谁能说说《朝花夕拾》这个书名比原名多了怎样的意蕴?

明确:运用比喻,显得含蓄,而且富于文采。将情感与内容融合在一起,原书名比较直白。

2. 发现“小引”中藏有的写作背景。

前言是打开书本大门的钥匙。我们从《朝花夕拾》的“小引”中,看看能发现什么?明确:“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表明鲁迅写作此书的原因。

阅读“小引”,找出“纷扰”具体所指。

明确: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教师稍加补充鲁迅“流离”与“挤出集团”所指的历史事件。需说明的是,鲁迅与“学者们”围绕“三一八惨案”所发生的激烈论战,绝不是不同阵营之争。

无论是鲁迅本人还是“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思想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不可误导学生。

小结:拾取“朝花”,依稀嗅到童年和故乡的芬芳,回忆中的距离帮助作者推开眼前必须面对的事物,让身边的烦恼暂时远去。

3. 理清目录,概览文集内容。

教师结合鲁迅成长经历,交流散文大概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篇目顺序基本上就是鲁迅成长历程的顺序。

小结:回忆是迟暮的花语。当摘下枯萎的花时,留下的不是一声浅浅的叹息,而是一种深深的铭记。一个饱经世事有着深刻思想和鲜明爱憎的中年人,想起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亲人、朋友、师长的往事,带有更深刻的感情和浓厚的怀恋色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关注书的题目、目录、小引,可以让他们对作者写这部书的缘由、成书的过程、书的主要内容等有全面的了解。

三、批注方法指导及实践

1. 现在大家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对于经典著作,我们怎样阅读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呢?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说的就是批注。

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批注方法有:圈点批注和文字批注。每个用心读书的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批注形式,常见的批注形式有:

(1)用“…”标出文中的关键字词。 (2)用“___”标出文中的关键句子。

(3)用“ ”标出文中的佳妙句,并在句子旁边写出分析评语。 (4)用“?”标出自学时有疑问的地方,并用问句的形式写出疑问。 (5)用“△”标注在想发表感想的地方,并将感想写在“△”之后。 我们已经学了来自《朝花夕拾》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了烂漫的童心,《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等篇目中,也有对鲁迅童年生活的叙述。

现在请大家细读《五猖会》,老师想以这篇文章为例,示范如何做批注。 ⑴ 深入细节、联想画面。

例: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

△大家那么早就开始准备,又要搬那么多东西。大伙忙碌的情景从侧面衬托出五猖会吸引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名师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354j2ntho79ew80o94h77xpo584e200qy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