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图示山脉可能是 A.太行山 A.暖湿转为冷干 C.暖干转为冷湿 A.带谱更加复杂 C.林带界限下移
【答案】26.C 27.D 28.C 【解析】
26.山地垂直带谱基底的自然带反应了当地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有图可知,该山脉现今山麓基地自然带为荒漠带,代表当地的气候非常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因此,山脉有可能是天山。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山地基地自然带以荒漠为主。正确答案选C。太行山、贺兰山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山麓基地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山脉的南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A B D错误。
27.有乙图可以看出,0.2万年至今时期内,温暖指数越高,说明气候温度越高,气候的温暖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因此可以看出气候整体由冷到了气候变暖,蒸发旺盛,而湿润指数数值越高,气候越湿润,降水越多,湿润指数是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说明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因此气候的整体变化特点,为原先的冷湿转为暖干,正确答案选D。注意时间段的提示,不同时期变化不同。
28.气候趋于冷湿时,从乙图找到对应甲图的时间段,从甲图可以看出,有两个时间段大致是距今1.15到0.75年和0.65到0.4 8年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垂直带谱缺乏荒漠带,复杂性明显降低,因此,荒漠的面积明显缩小甚至没有,AB错误。而针叶林生长的下限,通过与之前时间段和之后时间段的对比,海拔明显降低,C正确,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带的面积明显扩大,因此草原面积是扩大的, D错误。正确答案选C。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是将广东省甲( 24. 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B.贺兰山
C.天山
B.冷干转为暖湿 D.冷湿转为暖干 B.荒漠面积扩大 D.草原面积缩小
D.秦岭
27.0.2万年至今时期内,气候的变化特点是
28.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
29.由图可以推测出( )
A.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B.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C.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 D.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
30.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风力弱、局地多雾 B.纬度低,气温较高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 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答案】29.D 30.A
【解析】29.三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三地阳坡都为南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地阴坡林线要高于广东省平均值,D对;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较低,A错;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B错。甲地阳坡林线应低于乙地南坡林线,C错。 30.乙山纬度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B错;B选项中,乙山位于背风坡,风力较弱,局地多雾,蒸发小,土壤湿度大,适于植被生长,A对;C选项中,西北季风属于干冷气流,C错;D选项,光照强,利于植被生长,D错。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1)说明5月份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生物量较为接近的原因。(6分)
(2)说明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的规律,并从水热条件分析其原因。(6分) (3)判断野牛沟气温和降水峰值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4)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革甸生产力的影响。(8分)
【答案】(1)野牛沟流域纬度和海拔较高;5月份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冰雪融水量小,不同海拔高寒草甸均处于生长季初期,所以生物量较少,积累速度较慢,生物量较为接近。 (2)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原因:在海拔3180米的区域降水条件较差,在海拔3400米的区域气温条件较差;3300米海拔区域水热综合条件最好,生物量达到峰值。
(3)气温和降水峰值出现在7月份。依据:7月份不同海拔处生物量积累速度最快,说明水热条件较好。
(4)在海拔较低区域,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加,使得该区域水分条件变差,进而使生产力下降;在海拔较高区域,水分条件较好,热量是主要限制性因素,全球变暖会使气温升高,使草甸生产力升高。 【解析】
(1)祁连山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海拔较高,5月份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冰雪融水量小,植被处于生长季初期,所以高寒草甸生物量在不同海拔较为接近。
(2)由于海拔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增加,所以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呈单峰型,先增加后减少,3300米海拔区域水热综合条件最好,生物量达到峰值。 (3)由图可知7月份高寒草甸生长最为旺盛,所以此时水热条件最佳。
(4)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湿度下降,有利于较高海拔植被生长,不利于较低海拔植被生长。
32.独特的国情塑造了英国独特的发展道路。
下图为英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和1月均温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出图示地区1月均温总体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答案】西部沿海地区均温较高,东部均温较低,西部海拔较高处均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解析】
图示为英国局部,位于西风带内,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西部山地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有阻挡作用,山区气温低。所以,西部沿海地区均温较高,东部均温较低,西部海拔较高处均温最低。图示区域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3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以及差异性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规律,也有非地带性分异。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地处刚果盆地的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8分)
(2)概括非洲西海岸从甲地到丁地所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4分)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相同,简析其原因。(6分) (4)甲、乙两地虽然自然带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仍有一定差异,概述其主要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