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书画印章鉴别有法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15:12: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鉴别书画真伪之道,因书画作者的风格和技法、书画用纸和帛绢、书画装裱、书画题跋等的不同而不同,书画家的印章及钤用,成为鉴别书画作品真伪不可忽视的内容。

印,古称印信,最常见的有姓名印、赏鉴印、收藏印、雅语闲章印、室名堂号印等。唐宋作品盖有印章者甚少,不过,举凡书画是出自名人手笔的,多经过行家的过目及藏家赏鉴,会留下行家或藏家的印章。如经过明唐寅所鉴之作,就会出现“六如居士”的印章;如果是出白宫中的书画作品,就会盖有皇上的“御览之宝”。

从印章制作材料鉴别真伪。现当代书画家喜用的印章常以翠玉、玛瑙的石质为多,但在宋以前多为铜印,间有象牙、犀角之印。元代王冕始用花乳石为名章。明中叶以后,始有青田、寿山、昌化各石章。

印章鉴别真伪,还要注意印章的钤用。明徐官《古今印史·用印法》:“凡写涛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前人很注重法度,钤印位置、印文与书画出现不合理处,应慎之重鉴,以辨真伪。

印离不开印泥,古人所用印泥是很讲究的。宋以前均用水印,以水调朱,涂之使厚。南宋以后,始用蜜印,以蜜调朱,使之浓附。水印、蜜印年代久远,易模糊。元时始用油朱调朱。及清乾隆时期,始用八宝印泥,多为大红近鲜,较少浅淡。 老银器如何辨真伪 袁秀英

对于老银器真伪的鉴别,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作借鉴。 看颜色

银质品的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色泽好。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掂重量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 查硬度

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 听声韵

纯银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清脆悦耳。若为铜质,其声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 硝酸点试法

在银器上用刀锉一小缺口,将硝酸点在缺口上,观察其变化。含银达95%以上,其色泽维持不变;含银达80%至95%的银器,变黑色;含银为50%至75%的银器,变绿色,绿色越深,含量越低。其口决为:“七绿、八黑、九五白”。 硝酸加盐法

用一块黑色的石头作为试金石,把银器不起眼的地方磨在试金石上,然后在石上的银道上加硝酸,再放上2-3粒食盐颗粒。如起化学反应形成白乳浆的便是银器,白乳浆越多银含量越高;如带绿色,则银含量低,绿色越深,含量越低;完全没有白乳浆的便是假货。

搜索更多关于: 书画印章鉴别有法等 的文档
书画印章鉴别有法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39111sva88njyy26yqz6tzp834d3b018t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