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开设此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大学生能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及舞蹈基本技能,以便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舞蹈艺术综合素质,使学生都能具备综合全面的艺术素养。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要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作为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认清目前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一条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的新道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培养出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舞蹈教学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通过对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的学习,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出众气质的大学生。舞蹈是一种以动态美为主的行为艺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为核心。它的教学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舞蹈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培养的并不仅仅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它更可以深入挖掘大学生潜力,开拓大学生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仅仅指舞蹈创作,更是以舞蹈艺术为平台,让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展示,最大程度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发挥这种创造精神。
第 1 页
3.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舞蹈的核心是“动”,是一种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处于动态的人们,一方面,消化系统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从而改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人们在舞蹈中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动”上,成功转移注意力,那么消极情绪也就渐渐被忘却了。不仅如此,在舞蹈学习中,学生们还能享受到多彩的舞蹈带来的乐观积极情绪,改善人生态度,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参差不齐,舞蹈基础差异较大
当前中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普通高中,只有少数是来自职高等艺术等学校。因此,刚入学的学生有的基本上没接触过舞蹈,根本没有舞蹈基础,另外,这些学生年龄偏大,身体的柔软度以及韧性没有开发过,这给舞蹈教学增加了不少的难度。由于中职院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不同,对于那些从职高等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学校训练过几年,有一定的基础,不管是在柔软度还是柔韧性上都要比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好的多。因此,这就造成了舞蹈素质上的差异。 2.学习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够
对于入学前没有受过任何舞蹈训练的学生来讲,刚开始的基本功素质课比较枯燥单一,而且也比较累,这些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等现象,对于那些增加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讲,这些课程是轻而易举的,容易自满,这些都不利于舞蹈教学。传统的舞蹈教学教师主要强调模仿教学。在实际中舞蹈教学的课时比较少,而内容又是非常多的,从而造成基本技能
第 2 页
的教学不足。
3.学习时间偏少,任务落实不到位
中职属于专科教育,学制3年。如何在3年时间里综合考虑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是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中职教育更重信息,更讲究实用性和全面性。首先,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广泛的舞蹈信息。要改变舞蹈学科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避免训练过分追求技术规范的特点,创造接收各类舞蹈信息机会。比如在舞蹈教学中,朝鲜舞要从基本体态、屈伸训练、手位、脚位慢慢练起,至少要学满一个学期。选择的教学内容针对性要强,如省略技巧训练,而加强舞蹈编导训练,增加剧目排练等科目,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技能覆盖面广、具备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三、中职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在中职院校应开设舞蹈艺术教育课程。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也可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开设一些必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坚持舞蹈教学以美育人、以德育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我国的舞蹈教育历史中一直没有统编的教材,所以,作为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师,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从适用性和针对性出发,进行教?W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这一点也是中职院校舞蹈教育在新的市场需求情况下必须有所突破的重难点。突出舞蹈教学的特点,勾画出特属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框架。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目标,让技
第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