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
——评《逃避自由》
作者:曹雨晴 班级:10制本2班 学号:100418215
自由是一个最常被人提起的美好概念之一。法国大革命起“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飘扬在欧洲上空,巴德里克?亨利在殖民地呐喊出“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自由如同那个女神,被万人崇仰,却又披着神秘的面纱让人无法捉摸。
自由也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人类生来具有的天赋之权,也是道德的逻辑前提,只有有了自由意志,人类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在自由稀缺的时代,人们追求着消极自由,即“摆脱什么的自由”,与王权,神权以血抗争,而在现代化社会,人们却又在“追求什么”的积极自由前迷茫。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自由?我们是否真的想要自由?人们不假思索的答案是:当然。 然后,弗洛姆却说,你们都在逃避自由。
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和社会理论家艾瑞克?弗洛姆写下了《逃避自由》。
弗洛姆在文章最后为我们列举了四种文化中的基础人性研究:
1.弗洛伊德式的心理研究方法,认为文化现象产生于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则由本能冲动产生,继而衍生出一系列潜意识,防御机制的精神分析理论。 2.经济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式的从经济基础分析人类心理因素的形成。
3.理想型,又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出发,研究人类新的宗教理想下的心理分类。
4.弗洛姆本人。他似乎是综合了前三种学派,将历史学,社会学与心理学杂糅,继而产生了自己的一个研究方法,那就是:一切意识形态和文化产生于社会人格(类型3),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人格的产生(类型2),而主要的社会人格又会产生一种需求(类型1),通过创造性力量来影响社会的演变。
很多著名的学者虽理论繁杂博大,但往往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和名词,从小而坚实的基石上衍生出自己的理论体系。例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弗洛伊德“无意识”,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定理”等等??弗洛姆在本书中的理论也同样的清晰简明,首先,他揭示了这样一个怪圈: 首先,人们逐渐脱离原始关于,国王和宗教的权威日益剥离,自我实力增长,自由意志发展。
个人化过程展开,人类获取自由的同时,失去了原本的固定地位,一种安全感和社会的同一性。
人类被孤独笼罩,怀疑自己和生命的意义,产生无权感,陷入焦虑躁动。 于是人渴望原本的安全,为了对抗孤独,逃避自由,套入新的枷锁。
但是新的枷锁失去了原来的社会环境,这种不堪一击的安全感并不稳固,于是很快再度陷入孤独。
在无法忍受的孤独中,人将再次逃避自由...自此,陷入无尽痛苦循环,人在无意义中走向虚无。
第 13 页 共 36 页 作者:赵豪
浙江传媒学院“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
对于原本社会的固定关系,弗洛姆用中世纪来印证,中世纪的人固定在固定的经济,阶层,家庭,宗教之中,没有个人意识,有安全感的束缚.与此相对应,我们可以从鲁迅笔下找到几乎同样的映衬.农民被封建礼教,家庭伦理束缚其中,变得麻木,适应,逃避自由.同样的在毛时代的严密阶级下,人类也同样的被紧紧束缚。
而现代社会走向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使得优胜劣汰,传统关系早已粉碎,中产阶级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中国在民国的战火与启蒙中也痛苦的缓慢前进,个人化的进程或快或慢的在全球进行。 而后呢?按照弗洛姆的理论走下去,我们发现了资本主义的辉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走向荒谬和虚无,纳粹在德国滋生壮大,集权在苏联遍地开花,中国人也拥护着太阳走向模糊的光明。人类终究是可笑而一致的选择了逃避自由。(书中着墨颇多的宗教改革便在开端就预言了这种趋势的到来,再次不做细究。) 历史的怪圈让我们迷惑,究竟自由是否值得奋斗?为何带领我们走向自由的人最终又带着我们葬送了自由?
走向自由,也就同样可能走向了空虚和无意义,个人无依无靠,经济社会家庭宗教一切紧密的关系都纷纷瓦解,人们精神空虚变得容易怀疑,恐惧,孤独紧紧扼住每一个现代人。看看现代化社会吧,年轻人或浪荡迷途与灯红酒绿之中,或麻木的拼命在楼宇工厂间工作,回到家是一个人面对的黑暗中闪烁的电脑屏幕。恋爱成为了速食,婚姻再也不如神圣契约般稳定,多少父母在远方无依无靠??这就是自由带给我们的一切么?
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人便容易走向病态心理和集权主义.弗洛姆通过对被虐待狂和虐待狂的分析透彻说明了这些:
被虐待狂和虐待狂都是因为空虚无意义的孤独而产生,不同的是虐待狂轻视自己,内心自卑,不愿意选择主宰,甘心依靠他人和组织;虐待狂则是想要是别人依赖自己,控制别人,进一步驱策,利用别人来享受快感摆脱空虚寂寞。 虐待与被虐待是共生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被虐待狂是想要失去自己融入社会之中来摆脱孤独,虐待狂则是想要强迫他人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集权就是典型的虐待狂与被虐待者的关系,人们甘愿匍匐在领袖的脚下。因为不能憎恨,这种对被压迫被领导的恨意变转化成了“崇拜”,对英雄的完全神化的敬意。丹尼斯?甘塞尔的电影《Die Welle》通过老师一周的实验便将全班学生变成了法西斯主义分子,深刻揭露了现代民粹思想的土壤之深厚。细数国内涉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道德方面的事例,便可以轻易地发现这种土壤就这样厚厚的铺在每个人脚下,被我们无知觉的浇灌着。 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有趣例子来说明这样一种虐待与被虐待关系,如果你身边有极其纠结的情侣:一方(常常是男方)总是试图控制另一方,通过自己的正当借口“爱”和“关心”来干预对方生活,企图控制对方,以一种过分的善意和关心来掩饰其虐待行为。而一旦女方受不了提出分手,男方便马上屈服,无数甜言蜜语涌出,诚心悔过,因为“虐待方与被虐待方是共生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男方的虐待欲离不开女方的配合,因此二人复合,更加甜蜜,而后再因矛盾提出分手,再次和好,分手,和好??明眼人早就看出了其中的怪圈,而深陷其中的人则被一种心理学上的强大意识笼罩而不自觉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自由意志在哲学领域早有诸多争论,决定论者认为宇宙中每一件事都有其自然的解释性原因,也即普遍因果性理论,康德认为这是一切人类经验的必然准则。
第 14 页 共 36 页 作者:赵豪
浙江传媒学院“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
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说明了决定论在物理学领域的错误。出于对普遍因果的怀疑,休谟提出相容论的原理,他认为若一个行动顺应一个人的性格,即为自由的。这个似乎近似弗洛姆的看法,而萨特代表的存在主义者则更加不宽容的认为每一项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因此我们要为所有的行为与选择负责,包括逃避自由,也是一个人内心的选择,需要为此负道德责任。
在个人化和逃避自由的过程中,因为旧式的传统社会基础不复存在,无法回到过去,于是一种新的权威被抬上了神殿,自基督教到康德哲学,“宗教,家庭,国家的权威”被一种“匿名的内在权威”所替代,它们是“常识,科学,道德,文化,舆论??”,人们为了消除孤独感,纷纷向这个权威靠拢,有了权威,自己便可以停止思考,真是一个懒惰而省事的好选择.逃避自由,便是选择放弃了自由意志,放弃了与世界的抗争而选择了妥协。
于是,我们在这个无形的权威之下失去了自我,而且更加的不自知。(因为这种权威是匿名的存在)
个人不再是自己,而是社会,文化,国家和父母期待的那样,不再有个人意志,你自以为是自己的想法,其实全都是背的别人的理论或者受到别人的灌输,人们不再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是接受父母和社会的安排,一步步早已被注定,终于自由之后那渴望的安全感又回来了,它杀死了自由而凯旋!苏格拉底时代阿波罗神庙上的神谕“ν?θι σεαυτ?ν”(认识你自己)早已被遗忘。
自我的泯灭,历史的轮回,如何避免民主不被集权主义吞噬?弗洛姆,这个浪漫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美好的设想来脱离这个怪圈:
实现自我。只有实现自我才能避免孤独,逃脱自由的循环。人们在这个状态下可以自由而不孤独,有批判力而不怀疑,独立而仍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积极性的自由在于“完整的人格的自发行动”,指的是出于自我意识而非被压迫的从事创造性能力的活动,实现自我,发挥个性。
这条路有两个方法,一是“爱”,平等而非共生的爱,保留自己而不占有,不分离也不合一,不毁灭个性而互补的爱。二是“工作”,不是为了逃避孤独而麻木的努力,也不是为了争夺权势渴望名利而进行的拼命,而是一种创造行为。 个人不再屈服于权威,良知和理想属于自己,唯有这样,民主才能稳定,唯有民主,自由才可以实现。
人人都忠于自我,实现个人主义的自由,唯有形成这样的社会人格,表现出我们对此的需求,观念才能形成力量,社会人格将外在需求内在化,驱策人的精力到指定的社会和制度的工作上。是“人性对社会组织的动态适应”,形成良好的社会人格,社会环境也会因此而发展。(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
之所以称他为浪漫的心理学家,是因为他坚持的相信着人类可以通过有意义的工作与爱情,来将自由拯救,可以使人类真正的成为自己。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通篇就强调了一句神谕一般的话语“顺从自己的天命,做自己。”
最后,用印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来印证作者对现代人类发展的深切关怀:
“教育应让我们活的自由无惧??应帮你了解你真正爱做什么,否则会陷入一种例行公事,只有无聊、衰败、死亡??永远做你自己,这很困难,因为总认为自己卑微。”
第 15 页 共 36 页 作者:赵豪
浙江传媒学院“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
“我们唯一关心的是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位,有稳定的地位和声望,不想被干扰,于是循规蹈矩??大部分人被知识、传统、意见,被父母、他人的看法中的恐惧扼杀了,因此没有信心??”
“有爱才有自由,只有摆脱依赖,才能明白。”
不要怕,看看镜中的自己,认识他,然后勇敢地去爱,勇敢地迎接而不屈服,去创造自己的世界。
第 16 页 共 36 页 作者:赵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