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魏晋风度的现代启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8:54: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范宣廉洁节俭到达了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君子固穷,这种廉洁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本来就是最贫穷最节俭了,又遇到灾荒年,疾病流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接受馈赠,这种廉洁的节操是何等的坚定!富而能廉诚可贵,贫而能廉价更高!

反观现代社会,贪腐之风盛行,有些官员极尽敛财之能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任意妄为实在可恨,倘若人人能安贫守道,相信国家又会有另一番光景。

最后是 处变不惊的淡定与自信。淡定是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是面对危难而气定神闲、从容镇定的心理状态,是魏晋风度中重要的人格要素。在《世说新语》中,有些人自幼就处变不惊,为时人所推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言语》)

最能诠释淡定的人物,是嵇康临刑前的表现。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

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雅量》)

人最畏惧的,莫过于死亡。然而嵇康面对死亡不仅神气不变,而且还抚曲一首,那种儒雅从容,令后人感佩、景仰,只有大智慧、大心胸、大信念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至于自信,魏晋人也是毫不掩饰。

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

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世说新语?品藻》)

刘惔(字真长)在高官面前毫不谦虚、毫不掩饰,其自信是何等的强烈!这是晋人特有的精神气质。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从容,大街上人人行色匆匆,熙熙攘攘,永远都充斥着急躁与浮华。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一点小小挫折手足无措。我们应该学学晋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当然,魏晋人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的方正品格、 不染半点尘俗的清高、仁人爱物的悲悯与深情、心无挂碍的坦荡率真、灵活机智和应对的巧妙都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标杆。

三、风骨

魏晋南北朝,一个皇帝王朝不断更迭的时代,一个政治斗争异常残酷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在这场政治的漩涡中,一批批的门阀士族被残害至死。 他们生活在一种富贵安乐的环境之中,他们又生活在一种满怀忧祸的境地之中。 但,正是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中,门阀士族们产生了忧惧深重的无边哀伤,产生了对人生意义的无限感慨和深刻反思。 在这种表面风平浪静清闲自得,实则暗藏汹涌危机四伏的生活中,他们形成了独特的风骨。 于是,他们觉醒了! 他们开始怀疑和否定权威,面对日渐动荡的社会,面对频仍的战祸,面对流行的疫疾,大批的上层贵族,一时俱逝,所有的荣华富贵,顷刻丧落......他们开始注重人和人格本身,开始注重人们内在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和能力,而不是外在的功业、气节、学问和道德。

于是,曹氏父子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的观念和礼俗。

于是,“竹林七贤”成了六朝的理想人物,甚至在墓室的砖画上,也取代或挤

进了两汉的神仙迷信、忠臣义士的行列。

于是,士族门阀们把心思、眼界和兴趣由环境转向了内心,由社会转向了自然,由经学转向了艺术。 回想一下,那忧愤无端、慷慨任气的阮籍,他把残酷政治迫害的痛楚哀伤写得如此深沉美丽:“独有延年术,可以慰吾心”,同时又感到“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延年又有什么用处?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痛恶环境,蔑视现实,要求解脱;同时,却又是“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现实逼他仍得低下头来,应付环境,以保全性命。

这些魏晋名士表面上看起来轻视世事、洒脱不凡,不论他们是顺应环境、保全性命,还是寻求山水、安息精神,其实他们骨子里却潜藏深埋着一种巨大的苦恼、恐惧和忧愤,情感也总是处在一种异常矛盾和复杂的状态之中。 这些魏晋名士们尽管高谈老庄,实际仍是知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老庄并不能构成他们真正的信仰,人生之谜在他们精神上仍无法排遣或予以解答。 但也有超然事外、平淡冲和的陶潜,它坚决从上层社会的政治中退出来,寄情山水,诗酒相陪。 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高贵、自然、生趣这些便构成了魏晋风骨的内涵,而它最终的指向则是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魏晋名士的风骨,以一种极其悲壮又极其怪异的姿势,矛盾而和谐地撑起了他们桀骜不驯的身躯,撑起了他们不愿苟且,隐忍血泪高昂的头颅。

而我们现代人要借鉴的,并不是这种近乎愚昧的倔强坚持,而是他们那种深入骨髓的对于自尊和人格的捍卫。人活于世,万万不能失了风度与脊梁,正如纪

伯伦所说,即使姿态笨拙,也要精神优雅。

四、文采

关于文采,鲁迅先生十分欣赏魏晋时期的文章,认为它们慷慨激昂,思想新颖。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清谈,思想碰撞,自然文章深刻而见解独到,现代人却少了这份分享的气度,总是闭门造车,甚至相互排挤倾轧,这样又怎么可能再写出惊艳世人,醍醐灌顶的好文章来?

现代中国有点像魏晋转型时代,旧的精神价值观人们不信了,而新东西还没有为我们所接受。这并不值得过分忧虑,但最可忧虑的是对于精神追求的缺失,如果甘于自我堕落而没有魏晋风度的追求精神,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另外,现代中国处于全球化的环境之中,工业化与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再加以官本位的体制,使人们蔑视精神的价值,陷于权势与金钱的压迫下而难以自拔。 魏晋风度历经历史的沧桑与磨铣,穿越近两千年的光阴,是否适用于现代价值观的确是有待商榷的。诚然,这种魏晋风骨在我们今天看起来似乎不切实际。 但需要同情的是,它毕竟出现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然而社会是要发展的,文明是要进步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需求,我们不会安于现状。因此我们需要用道德和法律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而使每个人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不容怀疑的是,它的精神是崇高的,它的意义也是无穷的。因为外在的任何功业事物都是有限的,只有内在的精神本体,才是原始、根本和无限的。

诚然,这种魏晋风度似乎太过浮华,太过极端。 但是,它给了我们一种启示,一种对我们这个遭受科技异化、被物质所吞噬的时代的精神的启示,当科学代替了宗教和迷信,我们的信仰该指向何方?当哲学的本体论遭受致命的怀疑,我们人生的意义又该走向何方?

它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这是一种情感化追求的启示、一种艺术性探索的启示,一种将情感和精神合二为一的终极关怀的启示。

搜索更多关于: 魏晋风度的现代启示 的文档
魏晋风度的现代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3khw8krub2r4yj9c21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