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同浓度盐酸润洗,将导致测定
结果偏低
D.NaCl溶液加热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2.分类方法在化
A.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B.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化学键的断裂,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3.下列关于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不相同
B.中和相同体积的两种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C.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相同
D.分别用蒸馏水稀释m倍和n倍,两溶液pH仍相同,则m<n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在潮湿的环境下,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更耐腐蚀
5.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的一元酸HA与b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KWmol/L
+
+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g,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aNA
B.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C.标准状况下,11.2LCCl4所含的原子总数为2.5NA
D.10mL98%的浓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
7.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8.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2?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Na、CO3、ClO、[Al(OH)4]
+
-
-
+
??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O3、Cl、NH?4
+
-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0
+
+-
-20
2?的溶液中:Na、Cl、S2、SO3
+
-
-
???D.中性透明溶液中:、HCO3、NO3、Fe3、SO24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溶有足量氨气的BaCl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B.将盐酸、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C.石蕊试纸和pH试纸使用前都必须用蒸馏水润湿 D.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A.若为Cl2,则C可能为FeCl3 B.若为OH溶液,则A可能为AlCl3 C.若为O2,则A可为硫化氢
D.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可能为CO2 11.T℃时,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2mol·L
-1·
min1
-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 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 D.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12.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分别测定反应在不同温
度下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绘制了右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不同的时刻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增大压强,可使a点达到T1温度下平衡状态 D.c点表示的状态:v(正)<v(逆)
[CO2][H2]13.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
[CO][H2O]
正确的是
1
A.恒温下,将容器体积变为原来2倍,CO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2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
14.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c(H)=c(Cl)+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2mol·LD.与等体积0.01mol·L
-1+
-
-1
-
-
+
-
-
醋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
-13
15.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w=1×10,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
=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a+b=10 16.将0.1mol·L
-1
B.a+b=12 C.a+b=15
-
D.a+b=16
的氨水加水稀释至0.01mol·L1,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释后溶液中的c(H)和c(OH)均减小 B.稀释过程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1-
C.稀释后溶液中c(OH)变为稀释前的
10[OH]
D.稀释过程中溶液中增大
[NH3.H2O]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8分,每空2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 25 -14-
T1 T2 -12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a_________1×10
-14
a 1×10 (填“>”、“<”或“=”),做此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________。
+-a
(3)常温下,设某pH值的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设相同pH值的硫酸铝中+-b
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a、b都是小于14的正数),那么a、b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
18.(8分,每空1分)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
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