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邓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守门员和地球 D.地球和空气 二、分类练习 一、重力的由来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跟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火箭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重和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二、重力的大小
2.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的是( )。
A.9.8N等于1kg B.9.8kg等于1N
C.质量为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D.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是( )。
三、重力的方向
4.2010年南非世界杯C组末轮比赛展开争夺,比赛中特里的表现值得关注,他在下半场倒在地上准备用头挡出斯洛文尼亚球员的射门。如图所示,关于特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受重力 B.受到水平向前的重力 C.受到水平向后的重力 D.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四、物体的重心
5、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是指物体的几何中心 B.重心总在物体内部 C.同一物体,形状改变时重心也有可能改变
D.重力作用在物体的各部分,因此一个物体的重心有多个 三、应用练习
6.关于5kg和49N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kg=49N B.5kg>49N C.5kg<49N D.无法比较 7.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朋友玩的气球,松手后升上了高空,可见它不受重力
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一松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向下的
C.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改变,重力跟质量有关,无论在什么位置,物体的重力不变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8.“不倒翁”(如图所示)不倒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心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没在物体上 9“生命在于运动”,如果长时间不运动,身体的某些机能会逐渐退化,甚至萎缩,所以对于长时间工作在空间站(如图所示)中的航天员来讲,也必须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果你是他们的体能教练,你如何为他们制定训练计划,下列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每天在跑步机上跑步 B.每天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C.每天举哑铃 D.每天做俯卧撑
。10.在2011年中央春节晚会中,“和谐号”高铁“开”上舞台是一大看点。乙知该“和谐号”高铁重达29t,行进的速度为每分钟70m。那它行进时受到的重力是 N,排练时要经过500m的距离需要 min。(g取10N/kg)
11.如图所示是跳高发展的三个历阶段,假设某运动员采用图甲姿势可跃过1.70米,则采用图乙姿势可跳过1.80米,而采用图丙姿势则有望
突破2米,这里主要是通过降低运动员的 来提高成绩的。
12.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式开幕了,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敞开怀抱笑迎四方宾客。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于水平街面上的实心“海宝”,请你画出“海宝”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八章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要点解析: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 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 和 状态;
2.物体具有的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 二、拓展例题
例1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例2.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 A子弹受到火药燃烧产生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惯力 C.子弹具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
三、分类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
1.下列产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经验 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3.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 ,它的速度减小得 ;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 ,它的速度减小得 ,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运动。
惯性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在太空中遨游的卫星没有惯性 C.下坡的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其惯性也越来越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5.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现象是( )。
四、应用练习
6.在2010年舟曲救灾中,用飞机空投物品时,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第它将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减速直线运动 C.加速直线运动 D.匀速曲线运动
7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
1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
2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匀速直线运动○3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4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5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很长○运动路程
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1○4○5,推论○2○3 A.事实○1○4○5,推论○3○2 B.事实○1○2○3,推论○4○5 C.事实○1○3○2,推论○5○4 D.事实○
8.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 B.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 C.在投掷实心球时,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
D.参加50m×2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不到。 9.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撞击车体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10.小林搭乘向前匀速行驶的小船,途中,他心情突然一激动,高兴地从船板上跳了起来(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会落入船尾水中,因为船有惯性B.他会落到起跳点之前,因为人有惯性 C.他会落在原起跳点,因为人有惯性
D.如果起跳时船正减速运动,他有可能落入船尾水中
11.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图甲所示;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两图所示的都是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B.两图所示的都是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2.2010年2月首次参加冬奥会的中国女子冰壶队,获得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铜牌,这也是中国第一枚冬季运动集体项目的奥运会奖牌!中国冰壶女队继2009年世锦赛后再度创造了历史。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情景。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上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 ,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 。
13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估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由图甲、乙或图丙、丁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14.如图所示的这组照片如实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因
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个水坑而倒地的过程。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此情景。
15.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解释错误的原因):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阻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 ,运动的时间越来越 ,
,但由于实验中摩擦阻力 ,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阻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 。
第八章第二节 二力平衡
一、要点解析:
1.我们把 状态 和 状态叫作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要作用在 大小 ,方向 ,并且两个力在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 二、拓展例题
例1.如图,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 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例2.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