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题精解分析:67动量守恒定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0 6:24: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频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量与能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动态发布:2011山东理综卷第38题、2011新课标卷35题(2)、2011海南物理卷19题(2)、2011北京理综卷第21题

命题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动量与能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是高中物理重要的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常以新情境来考查,而且经常与其他知识综合出题。单独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综合其它知识考查的一般为计算题,难度中等。

命题分析

考查方式一 动量守恒定律

【命题分析】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高考以多种情景切入,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考查,试题难度中等。

例1(2011山东理综卷第38题)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v0、v0。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不计水的阻力) 【解析】:设乙船上的人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大小为vmin,抛出货物后船的速度为v1,甲船上的人接到货物后船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2m·v0=11m·v1-m·vmin, 10m·2v0-m·vmin =11m·v2, 为避免两船相撞应满足v1 = v2 联立解得 vmin=4 v0。

【点评】此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 考查方式二 动量与能量

【命题分析】在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相互作用的系统一定满足能量守恒定律。若相互作用后有内能产生,则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动量与能量密切相关。高考大多将动量与能量综合在一起考查,难度中等。

例2(2011新课标卷35题(2))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是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

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解析】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得3mv=mv0 ①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得3mv=2mv1+mv0 ②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111(3m)v2+Ep=(2m)v12+mv02 ③ 222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Ep=

1mv02 ④ 3【点评】此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例3.(2011海南物理卷19题(2))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i)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ii)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解析】:(i)设木块和物体P共同速度为v,两物体从开始

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mv0?(m?2m)v ①

11mv02?(m?2m)v2?mgh?fL② 22m(v02?3gh)由①②得:f?③

3L(ii)由动量守恒可知,木块返回与物体P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对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得:

11mv02?(m?2m)v2?f(2L?s)④ 22v02?6ghL 由②③④得:s?2v0?3gh【点评】此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考查方式三、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命题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设计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实验取材广,方法涉及的知识点多,成为高考命题热点,高考试题难度中等或偏难。

例4(2011北京理综卷第21题)如图2,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的符号)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 ∶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 p2‘=11: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p1为

p1'?p2'设小球平抛运动时间为t,碰撞前m1的动量为p1=45.0×10-3×44.80×10-2/t, 碰撞后m1的动量为p1’=45.0×10-3×35.20×10-2/t,则p1:p1’=14∶11; 碰撞后m2的动量为p2’=7.5×10-3×55.60×10-2/t,,则p1‘: p2‘=11:2.9

⑤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④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撞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 cm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题精解分析:67动量守恒定律 的文档
高考题精解分析:67动量守恒定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3mgj1yq6z47hq70zb090vngk58yn6010e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