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用脐动脉血气分析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星 熊丽 王哲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探索脐动脉血气分析对于新生儿窒息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160例新生儿, 根据是否窒息分为试验组(窒息)与对照组(未窒息), 每组80例。对两组新生儿均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 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pH、碱剩余(BE)]水平及脏器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娩出后5 min Apgar评分、PO2、pH值均低于对照组, PCO2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E均为负值, 且试验组BE绝对值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为26.25%, 高于对照组的1.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过程中, 采用脐动脉血气指标检测与Apgar评分相结合的方法, 有助于快速、准确识别并诊断新生儿窒息, 为临床早期复苏治疗方案提供更为客观、可靠的实验室证据。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25
新生儿窒息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无法建立规范呼吸、引发缺氧问题, 进而造成全身多个脏器功能受损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以低氧血症、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为特征, 能够导致新生儿智力障碍、脑瘫甚至死亡[1]。新生儿窒息传统评估方法主要是Apgar评分法, 其中包括5项评估指标, 即皮肤颜色、心率、刺激反应、肌张力、呼吸, 根据这5项指标判断窒息程度, 其中心率属于客观指标, 其他4项指标则均有较强主观性, 有很高的误诊率[2]。近年来医学研究转向探讨脐血pH值和新生儿窒息预后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脐血气分析对围生儿的缺氧缺血症状进行早期评估, 与Apgar评分形成有效互补, 提升诊断准确率。本院采用该方法对部分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评估, 证明了脐动脉血气分析对于新生儿窒息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窒息分为试验组(窒息)与对照组(未窒息), 每组80例。对照组男 44例, 女36例;胎龄28~41周, 平均胎龄(38.74±3.58)周;体重1500~4600 g, 平均体重(3295.38±489.76)g;剖宫产21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