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 第五章 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学时 1.掌握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 2.了解田间试验的任务、特点与要求; 教学目的 和要求 3.了解试验误差的来源及控制途径; 4.掌握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5.掌握常用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6.了解田间试验实施的步骤和要求。 重 点 难 点 教学方法 重点:试验设计基本原则、试验误差、试验精确度和准确度、控制误差的小区技术 难点:试验设计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灵活应用 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新课导入:为了认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指导和推动农业生产,必须大力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农业生产是在大田进行的,受自然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实践效果如何,如一些引进的优良品种是否适应本地区,一些新选育的品种是否比原有品种更高产、稳产,一些新技术措施是否比原有措施增产等等,都必须在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才能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和科研成果的评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中,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合理的设计、安排、布教 学 进 程 置试验尤为重要,第五章就来介绍田间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新课讲授: 第一节 田间试验基本概念(0.5学时) 试验方案、.试验因素、试验指标、试验效应、互作、试验误差 第二节 田间试验的误差及其控制途径(1.5学时) 一、田间试验的意义和特点 田间试验是农业科学试验的主要形式,它的主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田间试验不仅是进行探索研究的工具,还是联系农业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的桥梁。 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1. 试验目的的明确性 2. 试验条件的代表性 3.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4. 试验结果的重演性
17
三、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 1. 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 2. 试验时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差异 3. 进行试验时外界条件的差异 四、田间试验误差的控制途径 1. 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 2.完善田间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 3. 控制引起差异的主要外界因素 五、试验地的选择 1. 土壤差异产生的原因 2. 土壤差异的表现形式 3. 测定土壤差异 4. 正确选择试验地 六、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 教 学 进 程 1. 试验小区的面积 2. 试验小区的形状 3. 重复次数 4. 保护行的设置 5. 对照区的设置 6. 重复区(区组)和小区的排列 第三节 田间试验设计的种类及其特点 (2学时) 一、试验的种类 二、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 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 三、常用试验设计方法 (一) 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 对比法设计、间比法设计 (二) 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条区设计 第四节 田间试验的方法步骤(自学) 一、 田间试验计划的制定 二、试验地的准备和田间区划 18
教 学 进 程 三、种子准备 四、播种 五、栽培管理 六、田间试验的观察和测定 七、收获和脱粒 这一章给同学们介绍了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及对比法试验、间比法试验、完全随机试验、随机区组试验、裂区试验和条区试验等常用试验设计技术。以后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要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的具体要求、总 结 以及具体的实验条件来选择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在试验的实施中根据试验误差的来源,针对性的控制试验误差,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1. 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2. 什么叫做试验误差? 3. 试验误差的来源有哪几方面?在试验设计中应如何控制试验误差? 4. 土壤差异的表现形式怎样? 通过什么方法来估测试验地的土壤差异? 本章思考题 5. 试述田间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它们对提高试验的精确度起到什么作用? 8. 小区的面积和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有何作用?如何确定小区的面积和形状? 9. 试验中设置重复有何作用?重复次数如何确定? 10. 什么是对照小区?什么是保护行?它们在田间试验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11. 为什么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不能正确地估计试验误差? 12.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怎样?它具有什么优点? 作 业 结合专业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田间试验
19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 第六章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5学时) 1.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掌握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的方法; 3. 了解方差分析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平方和自由度的分解、F测验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难点:用标记字母法表示多重比较的结果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教学方法 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新课导入:对于单个样本平均数或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测验,我们可以利用第四章统计推断中介绍的t测验或u测验的方法。在实际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5个品种、6种农药、7种化肥的比较试验,此时如果仍用t测验或u测验对其平均数进行两两的比较,就会出现以下问题(1)检验过程繁琐;(2)推断的可靠性降低,犯α错误的概率增加;(3)误差估计的精确性和检验的灵敏性低。因此,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进行多个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测验。这就是第六章—方差分析。 新课讲授: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4学时) 一、数学模型 教 学 进 程 二、平方和和自由度的分解; 三、F测验 四、多重比较 (一)最小显著差数法 (二)新复极差法 第二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与数据转换(1学时)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1、处理效应与误差(环境)效应是可加的; 2、试验误差是独立的随机变量,且作正态分布; 3、所有处理的误差方差都是同质的。 二、数据转换 1、平方根转换 2、对数转换 3、反正弦转换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