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x﹣2y
=3÷3=2÷6=,
x2y
故答案为:.
14.某烤鸭店在确定烤鸭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表的数据: 鸭的质量/千克 烤制时间/分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1 1.5 2 2.5 3 3.5 4 设鸭的质量为x千克,烤制时间为t,估计当x=2.9千克时,t的值为 136 . 【考点】函数关系式.
【分析】观察表格可知,烤鸭的质量每增加0.5千克,烤制时间增加20分钟,由此可判断烤制时间是烤鸭质量的一次函数,设烤制时间为t分钟,烤鸭的质量为x千克,t与x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t=kx+b,取(1,60),(2,100)代入,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再将x=2.9千克代入即可求出烤制时间.
【解答】解:从表中可以看出,烤鸭的质量每增加0.5千克,烤制的时间增加20分钟,由此可知烤制时间是烤鸭质量的一次函数.
设烤制时间为t分钟,烤鸭的质量为x千克,t与x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t=kx+b,
,
解得
,
所以t=40x+20.
当x=2.9千克时,t=40×2.9+20=136. 故答案为:136. 15.已知
,则代数式
的值为 11 .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把【解答】解:∵∴(x﹣)=9, ∴x﹣2+∴x2+
2
2
两边平方,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即可得问题答案.
,
=9,
=11,
故答案为:11.
16.如图,已知△ABC中,AC=BC,点D、E分别在边AB、BC上,把△BDE沿直线DE翻折,使点B落在B'处,DB'、
EB'分别交AC于点F、G,若∠ADF=66°,则∠EGC的度数为 66°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B=∠A,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对顶角相等得出∠B′GF=∠ADF即可.
【解答】解: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得:∠B′=∠B, ∵AC=BC, ∴∠A=∠B, ∴∠A=∠B′,
∵∠A+∠ADF+∠AFD=180°,∠B′+∠B′GF+∠B′FG=180°,∠AFD=∠B′FG, ∴∠B′GF=∠ADF=66°, ∴∠EGC=∠B′GF=66°. 故答案为:66°.
17.在Rt△ABC中,∠ACB=90°,AC=3,BC=4,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 2.4 .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如图作CQ′⊥AB于Q′交AD于点P,作PQ⊥AC此时PC+PQ最短,利用面积法求出CQ′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作CQ′⊥AB于Q′交AD于点P,作PQ⊥AC此时PC+PQ最短. ∵PQ⊥AC,PQ′⊥AB,AD平分∠CAB, ∴PQ=PQ′,
∴PQ+CP=PC+PQ′=CQ′
∴此时PC+PQ最短(垂线段最短).
在RT△ABC中,∵∠ACB=90°,AC=3,BC=4, ∴AB=
=
=5,
∵?AC?BC=?AB?CQ′, ∴CQ′=
=
=2.4.
∴PC+PQ的最小值为2.4.
故答案为2.4.
三、解答题 18.计算
(1)﹣(3x+y)(x﹣y) (2)(4a3b﹣6a2b2+12ab3)÷2ab
(3)[2018×(﹣0.25)366﹣2﹣3]×(3.14﹣π)0 (4)20182﹣2018-2018.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1)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3)原式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变形,再利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4)原式变形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3x+2xy+y; (2)原式=2a2﹣3ab+6b2;
(3)原式=[(﹣4×0.25)365×(﹣0.25)﹣]×1=; (4)原式=20182﹣×=20182﹣20182+1=1.
19.作图题(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已知:线段a,∠β.求作:△ABC,使BC=a,∠ABC=∠β,∠ACB=2∠β.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先作线段BC=a,再作∠MBC=α,∠ACB=2α,BM和NC相交于点A,则△ABC满足条件. 【解答】解:如图,△ABC为所作.
2
2
20.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 解:∵∠A=∠F(已知)
∴AC∥ D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C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C=∠D(已知),
∴ ∠D =∠CEF(等量代换)
∴B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CEF,求出∠D=∠CE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
【解答】解:∵∠A=∠F(已知), ∴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D(已知), ∴∠D=∠CEF(等量代换),
∴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D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小明假期为自己制定了慢跑锻炼计划,某日小明从省体育场出发沿长安路慢跑,已知他离省体育场的距离s( km)与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离开省体育场的最远距离是 4 千米,他在120分钟内共跑了 8 千米; (2)小明在这次慢跑过程中,停留所用的时间为 20 分钟; (3)小明在这段时间内慢跑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 8 千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观察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 (2)观察函数图象二者做差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小明在这段时间内慢跑的最快速度,此题得解.
【解答】解:(1)由图象知,小明离开省体育场的最远距离是4千米,他在120分钟内共跑了8千米; (2)小明在这次慢跑过程中,停留所用的时间为:60﹣40=20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