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网络谣言套路不同,目的相同----骗取点击量,从中渔利。在这个“万物皆媒”“万众皆媒”自媒体井喷时代,自媒体造谣传谣费尽心机、用尽手段,就是为了让谣言看上去比真相还真。有的编造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故事来吸引关注,如“大凉山的孩子十年没吃过肉”;有的蹭公众人物、时政新闻热点,如那英于“国家公祭日当天在日本开演唱会”;还有的打友情关怀、健康提示牌,比如“螃蟹里面有人造鸡蛋!”。那些网络推手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诱导人们以讹作传讹,转载无穷,谣言不胫而走,点击量蹭蹭上升,私利也就达到了。(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③谣言的始作俑者固然可恨,可我们更多时候竟也成为其帮凶,为假真相推波助澜。传谣者形形色色,有的出于好奇心,见风即雨,人云亦云;有的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以讹传讹。有的目无法纪,明知谣言,却广而告之。(阐述传谣的原因)
④传谣者也许并无恶意,但正是在飞短流长、跟帖热议、跟风转发中,不知不觉地成了造谣者的“帮凶”。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人们紧张救援时,网络就充斥着各种谣言。一些网友或以刷存在感,或以“看热闹”的心态,或以投机目的,不顾事实真相,炮制出“避让论”“K歌疲劳论”等谣言,这给当事人及其家属带来巨大伤害。网络谣言不仅伤害了他人,误导公众认知,毒害网络生态,还会引发社会震荡,破坏政府公信力,危害公共安全。无论制造的谣言还是传布的谣言,都极具社会危害。(举例证明网络谣言的危害)
⑤只要人人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流传的链条就会断裂,真相就不会被谣言遮蔽,网络生态就会天朗气清,网络空间就会安全可信。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千万别让谣言替代事实,让主观影响客观。其次我们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分辨能力、自控能力较弱。面对网络谣言,可能会对社会、对未来产生消极情绪,从而玩物丧志,放弃精神追求。所以学校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我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崇高的道德境界,让我们学会在网络世界里也要自律、自省、慎独。(我们的做法)
⑥作为新时代的网民,我们要坚决抵制网络谣言,让谣言止于我。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让谣言见光死。(小结,重申中心论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