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研究一下即可。例如涉及一些技术问题,有一部分人可能不懂,因此只与某些高级技工商讨即可。
◆高认可,高质量
Ⅰ象限为高认可,高质量,是指这项决策既关系到大家的命运,又关系到组织的命运。例如分配制度的改革,整个班组计划的制定等,这些决策应集体研究。
【自检】
请你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关于过年的值班安排,下午全班组集体讨论。
□班组要新进一台机床设备供小王和小李使用,班组长召集了小王和小李对购买何种性能、型号、品牌的机器设备进行讨论。
□班组的生产线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由于这一改造影响到班组的每一个成员,所以班组长召集全班组成员进行集体研讨。
□公司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求每个班组拿出一个方案,于是,班组长决定召开班组全体会议来讨论此事。
见参考答案3-1 四、计划的制定
当方案拟定之后,就应对方案进行制定,此时,就需要班组长定夺。这时班组长要避免成为人云亦云的群众的尾巴。计划拟定之后,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
◆三个草案或者五个草案都不错,这时制定计划比较轻松,能够优中选优,好中选好;
◆草案虽然都不错,但实施的条件不具备,暂时搁置,创造时机,以待实现; ◆几种草案都不好,但只能实行几个草案之中的一个,从不好的草案中选出一个相对较好的草案。
无论遇到哪种情况,班组长在计划制定时都应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计划的实施
计划制定好了实施更重要,如果实施不力,再好的计划也不能发挥作用。 1.浴盆曲线规律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呈现浴盆曲线规律。如图3-2所示:
图3-2 浴盆曲线规律
纵轴是失效率,横轴是过程。在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早期的失效率比较高,因为计划本身有不甚完善的地方,这是正常现象。中期的失效率则降低了,即计划的有利条件和优越性已经充分显示出来。这就提醒管理者,防止半途而废,防止中途效应,一定要坚持,因为计划既然经过了充分论证,那么就要果断地坚
持。后期的失效率又会升高,因为计划已经老化,需要被新的计划所取代。
2.改变计划的原则 ◆积极原则
所谓积极原则是指既然有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地方,一定要积极改正,但是一般情况下应以微调为主。
◆慎重原则
大方向既然论证了就不要轻易改动,如果轻易改动大方向,会给员工造成很多迷惑,中国有句古话叫“政多变则民惑”,政策变来变去,员工就会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政策的糊涂也证明管理者的头脑糊涂。
【本讲小结】
无论那一级的管理者都应认真地做好计划,尤其是班组长在一线操作,更应有详细、周密的计划。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现很多基层干部的工作完全没有计划,作为班组长的你,一定要本着增收与节支,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的原则,遵守先谋后断,反对无谋而断,先断后谋的基本程序,一丝不苟地制定每一个计划。制定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实施而获得效益,
如果实施不力,再好的计划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呈现浴盆曲线规律。班组长应根据浴盆曲线规律,适时地修改、完善、坚持或更新计划。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讲 如何组织生产(上)
【本讲重点】
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 如何执行规章制度
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
1.缺乏应有接口的弊端
在生产管理中的班组长组织水平的高低,关键体现在如何协调各岗位之间、各道工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体现在多岗一事和交接班的接口中。一台计算机的配置再高,如果接口处理不好,也不能正常运转。班组类似一台机器,每个员工的素质都很高,如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较大的问题。
在接口处理上,应该明确谁负主要责任,谁负次要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如果分工模糊,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导致不良的后果。
【自检】
请你看完以下这则案例后回答文中提出的问题。
某城市有一所民居失火了,消防队灭火之后查找失火原因,发现是由于电线老化所造成的。于是消防员就批评用户发现电线老化为什么不及早处理,为什么
不报告。用户说我报告了供电局,供电局也确实派了位老师傅来修,正准备修时发现这段破损的电线旁边一米的地方有一棵树,他无可奈何的留下一句话:按照操作规程破损的线旁边不能有树,麻烦你先把这棵树锯掉,我再来修这条电线。要锯树就得找绿化部门,园林绿化部门也来了位老师傅,正准备锯树时看到树旁边有一段破损的电线,也留下一句话:对不起,按照操作规程,树旁边不能有破损的电线,请你先把这段电线拆掉,我再来锯树。由于供电局和园林绿化部门的互相扯皮,事情就这样无奈地拖着,直到着火。请问,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见参考答案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理零空白
一个班组是一条工作链或一条服务链,如果职责不清,出现互相推诿现象,就会给工作带来掉棒的危险,所以在交接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现象称之为交棒和接棒。在交接棒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提倡一个原则:管理零空白。所谓管理零空白是指必须做到不能有人没事儿干,也不能有事儿没人干。接棒的人要带跑一段,交棒的人跟跑一段,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分清责任,还要突出协作精神,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原始台账
一件货物从始发地到终点,要经过很多的环节、岗位、人,在交接过程中,必须有原始台账。此外上个班次和下个班次交接班的时候,也必须有非常明确的原始台账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划分责任人,才能准确查找事故的原因。
【案例】
有一家用户从广东买了一台计算机,运到北京以后才发现计算机只剩下一个空壳,于是问货运部门,但货运部门根本查不清楚在什么地方发生了失窃,为什么?因为没有原始台账。这也是在交接过程中出现了管理空白。
4.海尔经验
一般的班组管理叫5S,海尔创造性地发展为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海尔将6S非常醒目的贴在工作现场。6S又称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
为了有效地贯彻这些思想,海尔还创造性地将市场链的概念运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即每一个岗位、部门,都把下一个岗位、部门当做客户一样对待。
下一个环节有权向上一个环节提出必须提供满意服务的要求。这就把市场的压力和来自客户的压力层层加压到每个工作环节中,每个工作环节即使没有直面市场和客户也感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因为员工的下一个环节就是员工的用户。这样就把来自市场的压力层层施加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如何执行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如果将岗位责任明确地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规章制度的执行就是计算机的软件。班组长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也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者。作为班组长,必须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有些企业规章制度非常完善,但是管理水平却始终得不到提高,原因就在于
完善的制度完全成了一种摆设,造成企业中有法不依,有规章制度不循的现象。要处理这一问题,班组长应充分运用手中的奖惩大权,凡是认真地执行规章制度的,进行奖励,如果违反了操作规章制度,就坚决进行惩罚。有些班组长不愿意使用惩罚权,结果就造成了战斗力低下,组织纪律松懈,实际上对自己的管理十分不利。
2.执行规章制度时应遵循的原则 ◆先严后宽
千万不要让员工认为规章制度只是一种摆设,没有权威性。交朋友时有这么一句话:先小人后君子,在管理中也是这样,规章制度一定要说在前面。
遵守规章制度的,奖励;违反规章制度的,惩罚,经过“循环往复”的奖与惩,最后使其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行为,以后不用再监督,员工也会自觉地遵照规章制度来办事。
【案例】
西方有个马戏团有一个绝活———跳蚤笔直地跳一尺高,绝不往旁边的地方跳,也不超过一尺高。马戏团是怎么训练跳蚤的呢?原来马戏团把跳蚤抓来以后,刚开始时跳蚤也乱蹦,为了防止跳蚤乱蹦,马戏团找了一根一尺高的笔直的玻璃管,把跳蚤罩住,跳蚤看不见,它只要跳高了就把它弹回来,往旁边跳了也把它弹回来,跳蚤虽然没有大脑,但也知道疼,一段时间之后,跳蚤逐渐养成习惯,后来把玻璃管撤掉,跳蚤也习惯成自然地、仍然非常规矩地、笔直地跳一尺高。这种现象在行为学中称为强化理论,反复多次,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对事不对人
企业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某个员工触犯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触犯规章制度的是个劳模,为了维护他的威信,就免于处罚。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规章制度就失去了权威性,不能服众。要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就要一视同仁,使其产生“炉火效应”,即谁摸它都烫手,老总也不例外。
流程再造
随着改革的发展,组织机构的变更,很多机构的硬件变了,软件也发生了变化,作为班组长应做到与时俱进,对生产流程进行再造。
流程再造分为四个方面: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
表4-1 流程再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