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贫法修正案》
5、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为(ABCDE)
A、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B、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C、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的
D、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的 E、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6、社会保险制度在(A)产生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7、(C)的产生,是进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的标志
A、济贫制度 B、慈善事业 C、社会保险制度 D、社会福利制度 8、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内容上的发展,主要表现为(BCD) A、新项目的增加 B、社会保障服务范围的扩大 C、水平的提高 D、保障方式的完善
9、(A)标志着社会保障进入了高级阶段。
A、社会福利的普及与高水平化 B、社会保险的发展
C、社会救济制度的完善 D、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 10、(D)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A、美国的《社会保险法》 B、英国的《济贫法修正案》 C、英国的《济贫法》 D、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1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为(ABCD)
A、立法先行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协调发展 D、多样化发展
12、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有(ABCDE)
A、尊重本国国情 B、追求长期的稳定协调发展 C、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D、努力追求社会化 E、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 13、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为(ABC)
A、社会福利膨胀带来的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 B、保障水平过高助长国民惰性
C、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导致社会问题恶化 D、政府对社会保障干预过小
- 5 -
14、福利国家的危机突出表现在(ABCD)
A、失业率高B、社会保障财政赤字C、社会保障政策加剧通货膨胀D、社会保障不利于经济发展
15、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ABCD)
A、削减福利支出B、调整福利结构C、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D、引入私营机制
16、智利的社会保障改革后养老保险制度实行(C)模式
A、公营模式 B、公私兼营模式 C、私营模式 D、集体模式 17、国外社会保障改革的趋势为(ABCD)
A、增强对社会保障的调控能力 B、实现社会保障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C、强调个人责任的回归 D、市场机制的适度引入 18、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ACD)
A、国家保障 B、个人保障 C、城镇职工单位保障 D、农村集体保障 19、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色为(ABCDE)
A、国家负责 B、单位包办 C、板块分割 D、全面保障 E、封闭运行 2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包括(AB)
A、经济改革带来的变化动摇了原有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B、社会保障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自身缺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C、经济发展已达到很高水平 D、社会矛盾加剧
21、中国的社会保障经过改革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是从(C)年开始的。 A、1986 B、1993 C、1998 D、2000
22、当前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 A、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B、立法滞后
C、责任模糊 D、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1、随着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最终要将(D)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A、体力劳动者 B、一般劳动者 C、所有劳动者 D、全体国民 2、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慈善事业 3、社会保障的建设目标包括(ABD)方面
- 6 -
A、协调性 B、完整性 C、水平一致性 D、层次性
4、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A)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慈善事业 5、(B)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保障制度。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慈善事业 6、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方式的特征是(D)
A、自愿实施 B、官民结合 C、选择性 D、统一强制实施 7、非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包括(ABCD)
A、慈善事业 B、社区服务 C、企业年金 D、商业保险 8、20世纪40年代(B)首先宣布建立福利国家。 A、美国 B、英国 C、瑞典 D、德国
9、待遇优厚的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ABC)
A、社会保障费收不抵支 B、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C、助长懒惰 D、贫富差距扩大
10、(A)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
A、社会保险型 B、福利国家型 C、强制储蓄型 D、国家保障型 11、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之初的理论依据是(AB)
A、德国的新历史学派 B、国家干预主义 C、贝弗里奇报告 D、凯恩思主义
12、社会保险模式强调责任由(BCD)负担。 A、社会 B、国家 C、雇主 D、雇员 13、社会保险模式的基金筹集以(B)为主
A、部分积累制 B、现收现付制 C、完全积累制 D、统账结合制 14、以下(D)是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的代表。 A、美国 B、日本 C、智利 D、新加坡 15、新加坡实行的是(A)
A、中央公积金制度 B、私人养老金计划 C、公共养老金计划 D、完全福利模式
16、智利的养老保险金待遇取决于(C)
- 7 -
A、政府补贴情况 B、企业缴费情况 C、个人帐户积累额和投资收益状况 D、个人收入情况
17、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曾盛行于(CD)国家 A、德国 B、日本 C、苏联 D、东欧国家 18、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有(ABCD)
A、公民享有的保障权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 B、社会保障支出由政府和企业承担
C、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 D、工会参与社会保障 1、以下(AC)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内在价值。AC
A、通过法律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使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完善与合理 B、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作
C、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义务获得确定性 D、使保障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明晰化 2、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在于(ABCD)
A、实现社会保障的任务和目标 B、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细化
C、通过社会保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展 D、监控和纠察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
3、社会保障法作为一种实体法,一般认为缘起于(C)
A、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B、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C、英国的济贫立法D、宗教法典
4、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缘起于(B)
A、美国1935的《社会保障法》 B、德国19世纪末的《疾病社会保险法》等
C、英国的济贫立法 D、宗教法典 5、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缘起的历史社会条件有(ABCD)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C、历史法学派的影响 D、生存权思想和社会改良思潮的兴起 6、现代社会保障立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有(ABCD)
A、立法引进公平观念和普遍性原则 B、在亚非地区也得到发展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