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
陈开森,罗东,孔蕴源,姜碧霞,万腊根
【摘 要】摘要:为了适应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培养新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检验医师规培中心,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培养了2批次检验医师。为了更好地培养检验医师,有必要对过去经验进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17(035)005 【总页数】3
【关键词】检验医师;检验医学;规培教育
进入21世纪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的深入;再加上先进检验仪器和新的检验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质谱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医学检验科将会开发出更多的检验项目,它们对人体的健康评估、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和个性化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检验项目由于其专业性强,临床医护人员一时难以理解和应用于临床,这迫切需要即懂医学检验又懂临床诊断的医师型检验人才,检验医师将起到架起检验与临床联系的桥梁作用[1-3]。参照欧美国家检验医师的工作职责,其内容包括督促临床医护人员合理采集标本、各类仪器的校准、检验结果审核及解释、参与临床疾病会诊及接受患者的咨询等服务[4-6]。虽然我国从2003年开始于中国医师协会下设立了检验医师分会[7],但检验医师的培养直到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表现为各省的培训方案存有较大的不同。但共识是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检验医师的必然途径[8]。由于我国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起步较晚,整体上
处于探索开拓阶段,远没有形成完整的培训系统。虽然国家卫计委制定了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大纲要求,但细节仍然不详实,各个地方在其框架下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执行[9,10]。江西省从2013年就有了检验医师规培,但实际招生人数少且主要集中于几所大型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作为首批江西省检验医师规培基地,通过完整2批次的规培生培养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力求在未来的规培中改进。现报告如下。
1 组织管理
本培训基地于2003年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中《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标准筹建,经过江西省卫计委审核批准,直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学教育处直接领导。本基地设立了基地负责人和教学主任,下设有教学秘书具体负责制订规范化培训人员培训计划,包括临床科室轮转协调、医学检验科亚专业轮转安排工作。本基地设立了临床血液体液、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五个亚专业,同时各亚专业设立一名亚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亚专业规范化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确定带教老师,监督带教老师的带教工作。规培人员的临床规培由科学教育处统一安排,轮转规培科室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血液科和肾内科。
2 规培导师选拔及学生录取
按照江西省卫计委的要求及南昌大学医学院规定,本基地从2011年开始规培导师的选拔。按照个人申请、组织专家评选、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原则上应该是本基地的高级职称人员,招收专业硕士则需硕士研究生导师。所申请人员
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10年以上,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了解本学科的技术新进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外语水平较好,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期刊。医院根据申请人的情况,组织省内专家按照职称、论文、课题、工作及教学经验从具有规培资格证书的老师进行综合评选,每个专业组选取2-3位均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导师。
我院招收的规培生包括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毕业生及医学检验专业硕士学生。学生的录取采用个人申请,参与国家同一考试及面试,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
3 规培内容
检验医师规培包括相关临床轮转规培及检验专业规培的形式进行。临床科室的轮转规培由医院统一安排,按照《医学检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主要轮转到消化内科、血液科、肾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进规范化培训,每个专科由导师指导,参加具体的分管病人、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和值班,每个专业均要参加教学查房和专科讲座3-4次。检验专业规培要轮转22个月,轮转科室包括检验科以下几个亚专业,例如临床体液血液检验专业、临床免疫学专业、临床化学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及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培训内容完全参照检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执行。
4 检验科入科教育
所有规培人员进入检验科应进行岗前培训,检验科主任或安排其它人员从实验室发展历程、内务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生物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等方面对规培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同时根据ISO15189的需要,所有新入检验科人员熟悉管理制度、掌握技术要素及生物安全要求等方面知识,合格者才可进入科室接受系统培训,所有上述考核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