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地理 历史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从该区域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变化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垂直分异规律 水分和热量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量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水分 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水分
高考 地理 历史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冬季气温低于0 ℃,降水稀少,因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气温高,降水较多,集中于7、8月份,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判断出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从该区域到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答案:1.B 2.C
下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据此回答3~5题。
序号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均温(℃) ① -0.3 27.3 14.2 ② 4.7 29.3 17.2 ③ 13.3 28.4 21.8 ④ -2.9 26.6 12.7 ⑤ 2.1 28.3 15.7 ⑥ 15.8 28.8 22.9 3.⑥→⑤→④城市1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C.太阳辐射
5.与④⑤⑥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 A.成都、武汉、杭州 B.石家庄、合肥、香港 C.郑州、西安、兰州 D.长沙、郑州、广州
解析:第3题,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⑥→⑤→④城市1月均温由高到低的变化说明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对;干湿度地带分异以水分为基础,而⑥→⑤→④的变化是以热量(气温)为基础的,B错;垂直分异规律是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情况,⑥→⑤→④反映的是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情况,C错;⑥→⑤→④由南向北气温递减,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D错。故选A。第4题,①②③三个城市夏季温度相差较小,说明地形不是导致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原因,A错;三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海陆位置对其影响小,B错;三地冬季气温相差较大,应与纬度相关,即太阳辐射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C对;人类活动对年均温的影响较小,D错。故选C。第5题,④⑤⑥三城市1月均温由低到高,说明三城市的纬度变化是由高到低;且⑥地1月均温高于15 ℃,应位于热带地区,④地1月均温低于0 ℃,应位于温带地区,⑤地1月均温
B.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高考 地理 历史
在0~15 ℃之间,应位于亚热带地区;与④⑤⑥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石家庄、合肥、香港,B对;成都、武汉、杭州纬度相似且都位于亚热带地区,A错;郑州、西安、兰州纬度相似且都位于温带地区,C错;长沙比郑州纬度低,D错。故选B。
答案:3.A 4.C 5.B
垂直分异规律
(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
高考 地理 历史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C.地下径流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图解思路】
) B.植物截留和蒸腾D.转化为固态水
B.山地草原带 D.荒漠带
相关推荐: